[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民航的AFDX数据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6521.6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准;高心怡;姚斌;唐大鹏;王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雷华柯林斯(无锡)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 地址: | 2140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民航 afdx 数据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民航的AFDX数据通信系统,涉及民航通信技术领域,当加载端向目标端发送数据时,加载端根据预定过滤规则对待发送的标准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数据包;加载端将过滤数据包修改为符合预定通信协议的AFDX数据包,并分别通过两个工业标准以太网板卡发送给目标端,目标端接收一个符合预定筛选规则的AFDX数据包;当加载端接收目标端发送的数据时,加载端接收目标端发送的两个数据包中一个符合预定筛选规则的AFDX数据包,并还原成标准以太网数据包,允许在机载加载过程中基于普通以太网卡进行完全适配在相应业务场景下的AFDX数据通信,很好的适配当前的AFDX数据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航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民航的AFDX数据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中大型民用飞机自研进程的发展与深入,航空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Avionics Full-Duplex Switched Ethernet)相关的技术研究也在飞速发展,AFDX网路也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民用飞机上的拓扑网络,AFDX网路数据通信不仅应用于飞机内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相互通信,也可以应用于民用飞机机载加载的过程中。
通过实现AFDX数据与普通以太网中数据的直接通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航空网络通信的性能,但目前AFDX网络和普通以太网之间的通信还存在忽视实际业务场景的问题,AFDX网络没有筛选的获取标准以太网中的大量数据,导致数据包传输的不准确,AFDX网络的应用层实际并没有获取所需要的正确数据,导致两者之间的通讯速度较慢,从而不能很好的适配现有的AFDX数据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民航的AFDX数据通信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民航的AFDX数据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加载端和目标端,所述目标端挂载于AFDX数据总线上,所述加载端中安装有两个工业标准以太网板卡并通过所述工业标准以太网板卡利用工业标准以太网连接到AFDX数据总线,所述加载端与所述目标端进行数据通信时:
当所述加载端向所述目标端发送数据时,所述加载端确定符合业务场景的预定过滤规则并根据所述预定过滤规则对待发送的标准以太网数据包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数据包;所述加载端将所述过滤数据包修改为符合预定通信协议的AFDX数据包,并分别通过两个工业标准以太网板卡将所述AFDX数据包通过所述AFDX数据总线发送给所述目标端,所述目标端从所述AFDX数据总线接收所述加载端发送的两个数据包中一个符合预定筛选规则的AFDX数据包;
当所述加载端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数据时,所述加载端通过两个工业标准以太网板卡从所述AFDX数据总线接收所述目标端发送的两个数据包中一个符合预定筛选规则的AFDX数据包,并将接收到的AFDX数据包还原成标准以太网数据包。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载端与目标端之间形成虚拟链路,当所述加载端向目标端发送数据时,所述加载端对发送给目标端的AFDX数据包进行整流,按照虚拟链路的带宽分配间隔将AFDX数据包发送给目标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当所述加载端向至少两个目标端发送数据时,所述加载端与每个目标端之间形成一条虚拟链路,所述加载端对发送给各个目标端的AFDX数据包进行调度,按照每条虚拟链路的不同带宽分配间隔对每条虚拟链路的发送时序进行排列,将对应的AFDX数据包发送给对应的目标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预定过滤规则包括虚拟链路名称、带宽分配间隔、最大帧长度、源地址IP、目标地址IP和端口号。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预定过滤规则包括最大帧长度,则根据最大帧长度过滤标准以太网数据包包括:当所述标准以太网数据包的帧长度大于所述最大帧长度时,对所述标准以太网数据包进行分片形成若干个数据包,分片后的每个数据包的帧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帧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雷华柯林斯(无锡)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雷华柯林斯(无锡)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6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