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6419.6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冀联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A61B5/01;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现场 安全 检测 门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包括数据库、人脸识别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红外体温感应模块、安全帽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门禁模块和报警模块;控制模块为当人脸识别模块匹配成功、红外体温感应模块检测体温为正常和安全帽已经佩戴,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时,则控制所述门禁模块打开门禁人员完成入场,反之所述报警模块做出报警提示;本发明更有利于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监控以及对人员的进入进行统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作为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在景区、电影院、火车站等需要授权进入的场所。目前人们常使用IC 卡、指纹识别来作为门禁系统用户身份凭证,实现了自动化进出,节省了人力,但对于工地门禁管理而言:(一)在人员流动比较大的施工现场就不适用于此种门禁系统,因为使用的IC 卡需要定时收卡、发卡,重新发卡需要重新采购,且使用人员需在管理处写卡、领卡,浪费人力财力;(二)指纹识别在个别情况下,手指蜕皮会不太灵敏,其次指纹识别不利于现阶段的疫情防控;(三)系统不能同时对员工进行人脸识别、红外体温监测和安全帽佩戴检测,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以上困难而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包括数据库、人脸识别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红外体温感应模块、安全帽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门禁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数据库储存录入员工图像信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红外体温感应模块、安全帽检测模块设置于一个平面上,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采集入场时人员的面部特征,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获取的图像于所述数据库中储存的图像进行对比识别,所述红外体温感应模块用于感应采集入场人员实时体温,所述安全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所述控制模块为当人脸识别模块匹配成功、红外体温感应模块检测体温为正常和安全帽已经佩戴,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时,则控制所述门禁模块打开门禁人员完成入场,反之所述报警模块做出报警提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的改进,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为高清摄像头,且人脸识别模块上方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起到保护遮光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的改进,所述安全帽检测模块可以为二维码,安全帽上贴有二维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的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和门禁模块通过无线通讯进行访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的改进,所述报警模块为语音提示和警灯闪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检测门禁系统当人脸识别图像匹配成功、红外线体温监测和已经佩戴安全帽都满足时则控制所述门禁装置打开,否则控制所述门禁装置关闭同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更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以及人员的统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示意图;
其图中:
1、数据库;2、人脸识别模块;3、图像处理模块;4、红外体温感应模块;5、安全帽检测模块;6、控制模块;7、门禁模块;8、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冀联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冀联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6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WiFi智能会议平板电视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防倾泼的保温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