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5070.4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钊;郭敏刚;阳艺武;钟国红;伍艺昭;戴健;林友良;朱雄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102/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张举 |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 扣球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存球筒、击球拍,击球拍包括拍体和拍杆,拍杆和拍体之间设有壳体,壳体固定在拍杆的一端;旋转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其输出端与拍体连接,用于驱动拍体绕拍杆转动;扇形块,固定在支撑架的侧壁上;拍杆穿过槽缝的端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并且扇形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推动机构,设置在拍杆一侧,用于推动拍杆绕支撑杆转动;夹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位于存球筒和所述击球拍之间,用于夹持从出球口滑出的羽毛球;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独自训练时使用,能模拟真实的对打场景,同时还能模拟真实的挥拍角度和挥拍速度的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育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分为单打和双打,在羽毛球竞技比赛中,羽毛球扣杀球是每个训练者必须训练的技能,羽毛球杀球是把对方击来的球在尽量高的击球点上斜向下压下去,这种球力量大、弧线直、落地快给对方的威胁很大,杀球分为正手杀球直线和对角线、头顶杀直线和对角线、正手腾空突击杀直线和反手杀直线球,无论是哪种扣杀球训练,都必须进行反复大量的训练,在反复大量的训练后,才能提高扣杀球技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羽毛球扣球训练时,大部分采用的对打的训练方式,并不能实现独自训练,同时也不能模拟真实的训练场景,造成训练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适用于独自训练时使用,能模拟真实的对打场景,同时还能模拟真实的挥拍角度和挥拍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羽毛球扣球训练装置,包括:
支撑架;
存球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其下端开设有出球口,所述存球筒内部沿其纵向并排放置有多个羽毛球,最下方的羽毛球小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球口滑出,出球口设有用于检测羽毛球的红外传感器;
击球拍,所述击球拍包括拍体和拍杆,拍杆和拍体之间设有壳体,壳体固定在拍杆的一端,拍杆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其输出端与所述拍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拍体绕拍杆转动;
扇形块,其弧形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拍杆配合的槽缝,拍杆另一端从槽缝一侧穿入并且从槽缝另一侧穿出,拍杆穿过槽缝的端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并且扇形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推动机构,设置在扇形块上,用于推动拍杆绕支撑杆转动;
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存球筒和所述击球拍之间,用于夹持从所述出球口滑出的羽毛球,并释放羽毛球使其掉落在拍体上;
开关装置,设置在手环内,手环佩戴在运动员手腕上;
所述旋转机构、推动机构、夹持机构、红外传感器以及开关装置均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电源电连接,微处理器还信号连接有随机数字发生器和计时器。
上述推动机构包括:
弧形滑块,与所述击球拍的拍杆固定连接;
弧形滑槽,与所述弧形滑块连接,弧形滑槽固定在所述扇形块的下表面;
弹簧,布设在所述弧形滑槽内部,弹簧的一端与弧形滑槽的端部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滑块固定连接,弹簧用于推动弧形滑块从弧形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弧形滑块带动拍杆同步转动;
拨动杆,穿过所述弧形滑槽侧壁开设的槽缝与所述弧形滑块固定连接;
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扇形块的下表面,用于带动弧形滑块压缩所述弹簧复位。
上述复位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50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