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方向性光纤光声换能器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4058.1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7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钟凯;乔鸿展;郑逸哲;王一凡;徐德刚;姚建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6B1/00 | 分类号: | B06B1/00;G02B6/02;G02B6/25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性 光纤 光声换能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方向性光纤光声换能器及方法,光纤光声换能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纳秒脉冲激光器、透镜和石英光纤:所述石英光纤的尾端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均匀分布有金纳米颗粒,基于金纳米颗粒共振吸收的光声转换原理,能够将纳秒脉冲激光转换为超声脉冲。本发明应用柔性光纤作为光声换能器载体,与传统压电光声换能器相比,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利于小型化、集成化,还具有柔性和抗电磁干扰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声换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方向性光纤光声换能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具有穿透性强,易产生物理、化学、生物等效应的优点,因此在医药、机械、国防等领域广泛应用。超声波换能器是一种进行能量转化的器件,可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激发超声信号。而传统的超声换能器主要有压电式换能器、机械式换能器、磁至伸缩换能器、电容式换能器等,尺寸较大,工作结构复杂,操作不灵活,不易应用于微小环境中,高频工作时耗能较高。
光声效应是指物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光照中产生声信号的现象。当激光照射物体时,具有弹性的物体吸收热能发生周期性的振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激发声信号。基于光声效应产生的超声波一般为MHz以上,为高频超声波,具有高方向性的优势。目前基于光声效应的超声换能器主要有两种,一种基于空间光激发,光路复杂,工作状态不稳定,且激发点固定,无法灵活使用;一种基于光导纤维通光激发,具有紧凑的结构,较高的稳定性,有利于超声设备的小型化、集成化,且具有抗电磁干扰,柔性的特点,但目前基于光导纤维的超声换能器多为在光纤表面涂敷光声涂料,超声信号发射发散,没有良好的方向性,不利于在微小环境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方向性光纤光声换能器及方法,可以在超声波精密清洗、纳米流体防团聚、超声基因导入以及超声微流控等技术领域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方向性光纤光声换能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纳秒脉冲激光器、透镜和石英光纤:所述石英光纤的尾端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均匀分布有金纳米颗粒,基于金纳米颗粒共振吸收的光声转换原理,能够将纳秒脉冲激光转换为超声脉冲。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光纤为多模光纤,纤芯直径为50~5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纳秒脉冲激光器能够产生波长为532nm、脉宽为10-200ns、重复频率为1-100kHz、平均功率为400-800mW的纳秒脉冲激光,纳秒脉冲激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耦合进入石英光纤。
进一步的,所述凹腔的尺寸与光纤纤芯直径相当,为50~500μm;金纳米颗粒粒径为40-60nm,对应共振吸收峰在530-535nm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方向性光纤光声换能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光纤切割刀切除石英光纤两端,保证石英光纤两端面平整,以便在高功率密度激光的作用下形成规则稳定的凹腔结构;调整纳秒脉冲激光器、透镜及石英光纤的位置,使纳秒脉冲激光有效耦合进入石英光纤一端,石英光纤另一端浸入含有金纳米颗粒的水溶液中,溶液浓度为0.03-0.06mg/mL;
石英光纤中传输的高功率密度激光与水溶液中金纳米颗粒相互作用,在光纤端面产生烧蚀,形成规则稳定的凹腔结构,同时金纳米颗粒附着在凹腔表面;激光与凹腔表面附着的金纳米颗粒通过共振耦合发生光声转换,在凹腔的自聚焦作用下形成具有方向性的超声波,驱动水溶液产生喷流,当喷流稳定时,代表凹腔结构及表面附着的纳米金颗粒分布稳定,光纤光声换能器制备完成。
进一步的,通过改变凹腔尺寸和结构,能够得到不同焦点和方向性的光纤光声换能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4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