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3954.6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通胜;黄赵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通胜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00;A61P1/04;A61P1/14;A61P7/04;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姚晓丽 |
| 地址: | 54570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病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七叶一枝花4g‑6g、一枝黄花8g‑12g、白花蛇舌草8g‑12g、半枝莲8g‑12g、松寄生18g‑22g、艾纳香18g‑22g、茯苓12g‑18g和两面针8g‑12g。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中药,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消炎止痛、收敛止血、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病包括胃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球部溃疡、呃逆、胃出血等,是常见的内科患疾。胃肠疾病成因有多种,也有多种临床症状。例如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病,会产生胃脘疼痛、腹部饱胀等症状;慢性胃炎的患者,则会有胃酸过多、酒后胃痛等症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饥饿时胃痛、便血等症状。
目前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中药和西药。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一定毒副作用,并且对患者肝肾有损害,且停药后复发率很高。中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但疗程较长,给患者带来不便。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中药,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消炎止痛、收敛止血、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七叶一枝花4g-6g、一枝黄花8g-12g、白花蛇舌草8g-12g、半枝莲8g-12g、松寄生18g-22g、艾纳香18g-22g、茯苓12g-18g和两面针8g-12g。
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中药所采用的原料简介:
七叶一枝花,味苦,性寒,归心、肝、肺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一枝黄花,味辛、苦,性凉,归肝、胆经,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之功效。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
半枝莲,味辛,性平,归心、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尿消肿之功效。
松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松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味辛,性平,归肝、胃、肺经,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化痰止咳、杀虫止痒之功效。
艾纳香,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胃经,有祛风除湿、温中止泻、活血解毒之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
两面针,味苦、辛,性平,归肝、胃经,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
以上各原料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消炎止痛、收敛止血、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病。
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中药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中药,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消炎止痛、收敛止血、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病。
(2)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中药,无毒无副作用,见效快且持久,使用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通胜,未经黄通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