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缸压力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3830.8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飞;赵伟哲;陈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15B20/00;F15B19/00;F15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缸 压力 控制 装置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压缸压力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件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件设置于待调节设备的输油链路的进油路和/或出油路与所述待调节设备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链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输油链路中液压缸的供油压力,并通过设置于待调节设备的输油链路的进油路和/或出油路与所述待调节设备的油箱之间的压力调节器件,调节输油链路中液压缸的供油压力,进而,实现对于输油链路中液压缸的供油压力的实时调节,可以避免液压缸中的供油压力瞬间升高,有助于防止工程机械的卷盘发生失速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缸压力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中通常为每个工作部设置相应的液压缸,以挖掘机的抓斗为例,当快速的通过操作手柄控制抓斗执行相应的开斗或闭斗动作时,抓斗液压缸的供油压力会瞬间升高,致使输油链路中管路的瞬间收缩,加速输油链路中管路的损伤,严重时将会使得工程机械的卷盘发生失速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调节输油链路中液压缸的供油压力,以保证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缸压力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可以调节输油链路中液压缸的供油压力,可以避免液压缸中的供油压力瞬间升高,有助于防止工程机械的卷盘发生失速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缸压力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件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调节器件设置于待调节设备的输油链路的进油路和/或出油路与所述待调节设备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链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调节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所述液压缸的供油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器件包括补偿阀和至少一个泄压组合阀;
所述补偿阀设置于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漏油口之间的管路上,每个泄压组合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补偿阀与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漏油口之间的任意一条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液压桥;
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链路的进油路和/或出油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所述液压桥。
进一步的,当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输油链路的进油路和出油路连接时,所述液压桥包括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链路的进油路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链路的出油路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当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链路的进油路或出油路连接时,所述液压桥包括第三单向阀;
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压力调节器件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链路的进油路或出油路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链路包括液压缸、液控换向阀以及液压泵;
所述液压缸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A油口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油路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B油口连接,当所述第一油路为所述进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为所述出油路,当所述第一油路为所述出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为所述进油路;
所述液控换向阀的P油口与所述液压泵的压油端连接,所述液控换向阀的T油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油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梭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