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防排烟监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3545.6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消恒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3 | 分类号: | F24F11/33;A62C37/50;F24F11/56;F24F1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鸿儒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防排烟 监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排烟监测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防排烟监控平台、联动控制器、火灾报警器、图形显示装置、云数据库、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所述防排烟监控平台通过总线与所述联动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联动控制器通过总线分别与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进行电连接;所述火灾报警器与所述联动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图形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排烟监控平台上;所述云数据库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与所述防排烟监控平台进行数据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排烟监测控制系统,属于建筑消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防排烟控制采用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通过输出模块控制防排烟风机;通过输入模块采集加压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消防电动开窗机、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送风口的开关状态;控制电源采用单独供电的方式,导致现场布线复杂,且不易设计;由于和其他消防系统共用一台控制器,导致编程逻辑复杂,数据信息量庞大,造成现场施工和调试难度大,不容易调通;且不能巡检防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加压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消防电动开窗机、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送风口的工作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容易出现因风机故障不能启动,加压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消防电动开窗机、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锈死,需要打开的阀门、需要关闭的阀门不能动作等故障,导致补风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防排烟监测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防排烟监测控制系统的施工难度较大、控制效率低、准确性低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防排烟监测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防排烟监控平台、联动控制器、火灾报警器、图形显示装置、云数据库、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
所述防排烟监控平台通过总线与所述联动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防排烟监控平台,用于监控和接收所述联动控制器的启动运行状态,并将联动控制器、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工作运行状态及监测数据发送至云数据库;
所述联动控制器通过总线分别与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进行电连接;所述联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运行,并将所述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及监测数据发送至防排烟监控平台;
所述火灾报警器与所述联动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用于在出现火灾时进行报警;
所述图形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排烟监控平台上,用于显示火灾位置及联动控制器、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工作运行状态及监测数据;
所述云数据库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与所述防排烟监控平台进行数据连接,所述云数据库用于存储联动控制器、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工作运行状态及监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风控制器、第一消防应急疏散风阀执行器、排烟风机、消防输入输出模块和排烟专用探测器;所述排风控制器与所述联防控制器进行电连接,并且,所述排风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消防应急疏散风阀执行器、排烟风机、消防输入输出模块和排烟专用探测器进行电连接;
所述排风控制器,用于对第一消防应急疏散风阀执行器、排烟风机、消防输入输出模块和排烟专用探测器进行管理控制;
所述第一消防应急疏散风阀执行器通过无极性二总线与所述排烟控制器连接,通过所述排烟控制器集中供电;所述第一消防应急疏散风阀执行器还与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进行电连接;
所述排烟风机与所述排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所述消防输入输出模块通过无极性二总线与所述防烟控制器、排烟控制器和所述正压送风系统中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器进行连接,通过所述防烟控制器、排烟控制器和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器集中供电;所述消防输入输出模块还与电动挡烟垂壁和消防电动开窗机进行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消恒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消恒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建筑装饰板表面防护处理工艺
- 下一篇:资源分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