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钢板的钻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3102.7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庄云明;庄平;林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明达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B47/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刘畅舟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钢板 钻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钢板的钻孔装置,包含传动轴、上套座、下套座、转盘和钻螺杆,所述的传动轴下方安装有上套座,且所述的上套座下方安装有下套座,所述的上套座与所述的下套座之间安装有转盘,且所述的下套座下方安装有钻螺杆,所述的上套座上设置有装槽,所述的装槽下方设置有通轴孔,所述的下套座上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的第一通槽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二通槽。且通过上套座和下套座之间进行传动旋转,在用螺栓将上、下套座连接固定后,对转盘进行密封,减小了该装置工作时的转动噪音,且该装置安装使用或拆卸更加便捷;该装置操作方便,各构件连接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建筑钢板的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钻孔装置在建筑钢板加工时使用十分的广泛,现有的用于建筑钢板的钻孔装置对建筑钢板钻孔的质量差,装置上的钻螺杆旋转不够平稳,钻螺杆转速不够恒定,且钻螺杆转动时抖动幅度大,且装置在工作时传动部件的噪音大,装置安装使用或拆卸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建筑钢板的钻孔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建筑钢板的钻孔装置,用于建筑钢板的钻孔装置包含一传动轴、一上套座、一下套座、一转盘和一钻螺杆,传动轴下方安装有一上套座,且上套座下方安装有一下套座,上套座与下套座之间安装有一转盘,且下套座下方安装有一钻螺杆,上套座上设置有一装槽,装槽下方设置有一通轴孔,下套座上设置有一第一通槽,第一通槽一侧平行设置有一第二通槽,下套座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条,转盘上安装有一第一传动块,第一传动块一侧安装有一第二传动块,第一传动块和第二传动块上均设置有一齿轮,齿轮上设置有若干个转齿,上套座与下套座之间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固定,且上套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螺栓相匹配的上螺孔,下套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螺栓相匹配的下螺孔。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螺栓至少为三个。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装槽与传动轴相匹配,且传动轴贯穿通轴孔。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第一通槽与第一传动块相匹配,且第二通槽与第二传动块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传动轴与第一传动块、且第一传动块通过转齿与第二传动块、且第二传动块与钻螺杆均呈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钻孔装置具有以下优点:该钻孔装置的上套座和下套座之间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固定,上套座和下套座之间安装有转盘,钻螺杆上方与转盘上的第二传动块连接,在该装置使用时,通过传动轴连接外部电机转动,传动轴下方与转盘上的第一传动块连接,传动轴带动第一传动块转动,第一传动块通过齿轮上的若干个转齿带动第二传动块转动,从而带动钻螺杆转动来对钢板进行钻孔工作,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一传动块,第一传动块带动第二传动块这种多节传动的方式带动钻螺杆旋动旋孔,使钻螺杆旋转更加平稳,转速更加恒定,减小了钻螺杆旋转式的抖动,提高了钻螺杆对钢板钻孔的质量,且减少了钻螺杆与传动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且通过上套座和下套座之间进行传动旋转,在用螺栓将上、下套座连接固定后,对转盘进行密封,减小了该装置工作时的转动噪音,且该装置安装使用或拆卸更加便捷;该装置操作方便,各构件连接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钻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钻孔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钻孔装置的上套座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钻孔装置的上套座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的钻孔装置的下套座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的钻孔装置的下套座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明达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怀化明达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轨车辆受电弓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闭式轴承冷却自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