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车库防撞柱网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2302.0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严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李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防撞柱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防撞柱网,包括若干根设置在地下车库的地面与天花板之间的立柱,至少位于停车位靠近车道一侧的所述立柱的柱体本体表面上设有弧形平滑面,所述弧形平滑面位于柱体本体靠近停车位的进出入侧处,通过在柱体本体靠近停车位的进出入侧处设置弧形平滑面,去除尖角,利用弧线过渡,使汽车在相同角度的出入库路径下,避免或减少刮擦事故的发生,同时有效缩小柱间距,提高车库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柱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车库防撞柱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在地下车库中的立柱a通常为方形,参考汽车进出库路径,汽车很容易发生刮擦事故,因此常常需要在立柱a的边角处安装防撞条b。但是,额外设置的防撞条b导致了立柱a的间距比停车位尺寸多留100mm以上,进而造成了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地下车库防撞柱网,能够利用弧线过渡,使汽车在相同角度的出入库路径下,避免或减少刮擦事故的发生,同时有效缩小柱间距,提高车库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车库防撞柱网,包括若干根设置在地下车库的地面与天花板之间的立柱,至少位于停车位靠近车道一侧的所述立柱的柱体本体表面上设有弧形平滑面,所述弧形平滑面位于柱体本体靠近停车位的进出入侧处。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本体靠近停车位的进出入侧的边角处分别设有圆角并形成弧形平滑面。
作为优选,所述圆角的半径为100~150mm。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从而形成弧形平滑面。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平滑面处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安装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外表面不高于柱体本体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和缓冲垫均位于柱体本体的中下段。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垫。包括支撑片、弹簧和弹性垫,所述支撑片的一侧与缺口的表面相连接,所述支撑片和弹性垫的相邻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凹口,若干个所述凹口内分别设有弹簧座,若干根所述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位于支撑片和弹性垫的相邻面内相对应的弹簧座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远离支撑片的一侧包覆有硬壳片,所述硬壳片远离支撑片的一侧设有光滑层。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外表面涂覆有粉刷层。
作为优选,所述粉刷层的厚度为10~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柱体本体靠近停车位的进出入侧处设置弧形平滑面,去除尖角,利用弧线过渡,使汽车在相同角度的出入库路径下,避免或减少刮擦事故的发生,同时有效缩小柱间距,提高车库利用率;通过仅在邻近车道处的柱体本体上设置弧形平滑面,从而降低支模、施工难度;通过在主体本体内设置带有缓冲垫的缺口,从而进一步降低刮擦时立柱对汽车的伤害;通过在缓冲垫的支撑片和弹性垫的相邻面设置若干根弹簧,有效提高缓冲垫的缓冲效果;通过在缓冲垫的支撑片和弹性垫的相邻面内分别设置带有弹簧座的凹口,便于弹簧的拆卸更换;通过在弹性垫的外表面设置带有光滑层的硬壳片,从而减小缓冲垫与汽车间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安装有防撞条的立柱的横截面;
图2是现有的安装有防撞条的立柱设置在地下车库之中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立柱的横截面;
图4是实施例一的立柱设置在地下车库之中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立柱设置在地下车库之中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