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猫鼻纹特征提取模型的猫鼻纹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2210.2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李凌;宋凯旋;喻辉;陈宇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中科华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魏毅宏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猫鼻纹 特征 提取 模型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猫鼻纹特征提取模型的猫鼻纹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猫鼻纹识别请求,猫鼻纹识别请求至少携带有待识别图像数据;选择与待识别图像数据相匹配的鼻纹图像识别模式;按照鼻纹图像识别模式对待识别图像数据进行识别,输出鼻纹识别结果,本发明基于猫鼻纹特征提取模型的猫鼻纹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猫鼻纹识别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猫鼻纹特征提取模型的猫鼻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深入发展,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的生物特征被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中,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也成为了国内外非常热门的前沿领域之一。其中,基于人的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应用最广,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延伸到动物界中,动物的生物特征也可以用作身份认证。其中,动物的鼻纹已经被证明可以用作身份认证。
回顾历史,鼻纹识别发展较慢,相关的应用也较少。最早在1982年,日本警察用拓印鼻纹的纸张来识别被盗的牛,据此来逮捕盗窃犯。自此,国内外针对牛的鼻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通过鼻纹鉴别牛的种类、鉴别奶牛奶质的好坏、鉴别肉牛肉质的级别等。随着鼻纹识别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渐成熟,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在中小型食肉动物上,包括狐狸、浣熊和宠物猫等,而宠物猫最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其受关注程度也最高。
随着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宠物依赖程度的增加,会不断产出新的身份认证场景,为了安全、卫生的需要,国内各大城市都在为宠物猫进行身份认证。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宠物机构,能够提供两种宠物身份认证的方法:表皮注射芯片和宠物DNA检测。这两种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一,表皮注射芯片会对猫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第二,不法分子可以较为容易的调换猫的表皮芯片,进行身份造假;第三,DNA检测的费用昂贵,检测周期长。这些缺点导致猫身份认证在实际运作中较为困难,很大程度上降低对猫身份认证的准确率,从而加大了猫管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猫鼻纹特征提取模型的猫鼻纹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传统识别技术方式识别准确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猫鼻纹特征提取模型的猫鼻纹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猫鼻纹识别请求,猫鼻纹识别请求至少携带有待识别图像数据;
选择与待识别图像数据相匹配的鼻纹图像识别模式;
按照鼻纹图像识别模式对待识别图像数据进行识别,输出鼻纹识别结果。
进一步地,按照鼻纹图像识别模式对待识别图像数据进行识别,输出鼻纹识别结果的步骤包括:
将第一待识别鼻纹图像以及第二待识别鼻纹图像输入训练好的鼻纹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操作,得到第一鼻纹特征向量以及第二鼻纹特征向量;
计算第一鼻纹特征向量以及第二鼻纹特征向量之间的第一相似度;
判断第一相似度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比较条件;
若第一相似度符合预设的第一比较条件,则输出第一待识别鼻纹图像以及第二待识别鼻纹图像中的猫为同一只的信息;
若第一相似度不符合预设的第一比较条件,则输出第一待识别鼻纹图像以及第二待识别鼻纹图像中的猫不是同一只的信息。
进一步地,按照鼻纹图像识别模式对待识别图像数据进行识别,输出鼻纹识别结果的步骤还包括:
在数据库中获取与第一ID标识相匹配的一组鼻纹图像;
将第三待识别鼻纹图像以及一组鼻纹图像分别输入训练好的鼻纹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操作,得到第三鼻纹特征向量以及N个鼻纹特征向量,其中N为大于0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中科华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中科华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