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自动绕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0949.X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叶翠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力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547 | 分类号: | B65H54/547;B65H54/44;B65H54/30;B65H54/70;B65H7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空 电缆 自动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自动绕线装置,包括长杆本体、安装框、升降块、上压轮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框滑动连接在长杆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在安装框的内壁中,所述上压轮转动连接在升降块的背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框的下端,所述驱动电机的正面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正面安装有传动机构。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螺纹杆和转把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适应不同安装区域的效果,通过连接轴和下压轮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自动前行无需人工推动的效果,通过转轴和第一锥齿轮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绕线均匀的效果,通过支撑杆和导向轮等结构的配合,达到了移动和绕线保持同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自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一般指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向电缆绕线筒上缠绕电缆是收纳电缆最常用的方式,而传统的绕线方式是通过人工手动对电缆进行绕线,绕线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对于大型电缆,重量大,人工绕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现有技术中有一些通过电机驱动卷筒对电缆进行绕线的方式,但通常结构复杂,使用不便,虽然能够提高绕线速度,但是会因为电缆在电缆卷筒芯筒上排布不均匀,导致卷筒的芯筒上的电缆交叠形成凸起和凹陷,使电缆卷筒无法继续正常绕线,从而造成绕线效率低下,给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特别的是,由于电缆一般都是设置高空中,人员安装机会较为危险。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自动绕线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适应不同安装区域、自动前行、无需人工推动、绕线均匀、移动和绕线保持同步的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自动绕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空电缆自动绕线装置,包括长杆本体、安装框、升降块、上压轮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框滑动连接在长杆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在安装框的内壁中,所述上压轮转动连接在升降块的背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框的下端,所述驱动电机的正面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正面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升降块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端安装有送线机构。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由连接柱、螺纹杆和转把组成,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升降块的上端,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柱的上端,所述转把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送线机构由竖板、绕线筒、安装座、滚珠、支撑杆、导向轮和导电线本体组成,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右端,所述绕线筒固定连接在竖板的内侧,所述滚珠滑动连接在竖板的外壁上,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滚珠背离竖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安装座的背面,所述导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上端,所述导电线本体套接在绕线筒的外壁上,所述竖板左侧的中部安装有送线机构。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由空心柱、圆盘、活动杆、皮带和从动轮组成,所述空心柱转动连接在竖板左侧的中部,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在空心柱的外壁上,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在圆盘的右端且远离圆心处,所述皮带套接在空心柱的外表面,所述从动轮套接在皮带下侧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由转轴、下压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组成,所述下压轮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正面,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下压轮正面的中部,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在第一锥齿轮的外壁上,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右端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导电线本体的上端贯穿活动杆后绕接在导向轮的外表面,所述导电线本体的右端套接在长杆本体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力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力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0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由切换档位的高效补水保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合财务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