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9362.7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伟;高翔;董云涛;张福彬;张晓朋;高轩;陈雨生;曹伟男;贺一轩;李宗华;候录江;宋禹锐;曾国洪;刘金跃;郭巧;王汉炳;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定易县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26 | 分类号: | G01B7/26;G01B21/00;G01B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沉积物 深度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深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一种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为开口;电阻结构,滑动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具有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延伸出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测量位置和回缩至所述容纳腔的收纳位置;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电阻结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一端,用于确定测量终点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误差较小,以保证后续施工效果的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水下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也更普遍,桩底沉渣厚度是影响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能可靠地测出桩孔底部沉渣的厚度一直困扰着现场施工及监理人员。因为沉渣位于水下十几甚至几十米,虽然有技术非常先进的沉渣测定仪,但价格高昂,只用在重要工程中进行抽检,还无法得到普及。目前多用“测绳+重锤”来进行测量,具体为:用一块重物绑到测绳的起点然后慢慢下方,到孔底后慢慢用手上提下放,幅度不要大,然后靠手感得到沉渣的大体厚度,这种测量方法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获得测量结果,测量误差较大,影响后续施工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沉积物测量装置测量误差较大,影响后续施工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测量误差较小,以保证后续施工效果的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为开口;
电阻结构,滑动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具有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延伸出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测量位置和回缩至所述容纳腔的收纳位置;
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电阻结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一端,用于确定测量终点位置。
可选地,所述电阻结构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电阻器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设置,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结构啮合连接。
可选地,传动件外周沿轴向设有多个轮齿,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一对齿轮、设置在一对所述齿轮上的传送链以及与其中一个齿轮连接的电机,所述传送链和所述轮齿啮合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容纳腔中对应处于收纳位置的所述电阻器轴向的两端分设有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第一限位器安装在电阻器上,第二限位器安装在壳体上。
可选地,还包括电阻测量仪,所述电阻测量仪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上。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结构、压力传感器、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信号连接的控制器。
可选地,在所述电阻结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一端还设有探针,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探针上。
可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允许所述电阻结构和所述探针贯穿的通孔。
还提供了一种水下沉积物深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测量装置放入待测量的水下,驱动结构驱动电阻结构延伸出壳体的容纳腔的开口,直至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确定测量终点位置,根据电阻结构在容纳腔的剩余部分对应的电阻值得到对应的长度值,进而得到待测量的水下沉积物的深度。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结构首先驱动电阻结构运动至第一限位器与壳体的容纳腔接触的位置,然后再驱动电阻结构朝向容纳腔的开口运动,当电阻结构远离容纳腔的开口的另一端接触第二限位器时,重复上述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定易县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定易县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