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装置和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59001.2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冯慕鑫;邵杰;赵奕凡;曹宇;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20/00 | 分类号: | B60W20/00;B60W40/076;B60W30/18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徐进之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自适应 山路 工况 方法 装置 介质 | ||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电池的荷电状态小于电量标定值时,判断山路坡度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
当所述山路坡度大于所述坡度标定值且坡道长度大于坡道长度标定值时,自动切换山地模式;
在自动切换所述山地模式后,当所述山路坡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山路坡度标定值且行驶距离大于所述坡道长度标定值时,则退出所述山地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山路坡度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包括:
利用车辆动力学方程估算山路坡度;
根据估算得到山路坡度的值判断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动力学方程为:
Tq/R=m*g*(f1+f2*u+f3*u2)+CD*A*u2/21.25+δ*m*a+m*g*sinα
其中:
Tq,车辆总的驱动扭矩;
R,车轮半径;
m,车辆质量;
g,重力常数;
f1、f2、f3,与速度相关的滚动阻力系数;
u,车辆车速;
CD,风阻系数;
A,车辆迎风阻力面积;
δ,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a,车辆加速度;
α,坡道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山路坡度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包括:
利用车载导航系统估算山路坡度;其中,所述车载导航系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根据估算得到山路坡度的值判断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车载导航系统估算山路坡度,包括:
获取在所述车载导航系统上选择的行车目的地;
根据所述行车目的地确定行车路径,判断所述行车路径上是否存在山地路况;
当所述行车路径上存在山地路况时,确定目标采样点;
通过所述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实时获取车辆位置;
计算车辆当前位置距所述目标采样点的路面行驶距离;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匹配,获取所述目标采样点的海拔高度与所述车辆当前位置的海拔高度;
通过山路坡度值计算公式计算出山路坡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路坡度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山路坡度值;E2为所述目标采样点的路面标高;E1为所述车辆当前位置的路面标高;L为所述车辆当前位置与所述目标采样点的车辆路面行驶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长度为所述路面行驶距离。
8.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程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程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0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发机、接收及发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节能改造的保温隔热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