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8342.8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3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枫华;宋盈;张旭;孟丽珠;陈燕;马季春;李彤;屠礼彪;白露莹;班瑞;邹雨佳;陈蕊;李相前;渠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41/08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管理 方法 通信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多个接入设备的配置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该方法包括:网络管理设备接收来自汇聚设备的报文,该报文包括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用于标识汇聚设备的归属区域的源IP地址;网络管理设备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归属厂商;网络管理设备通过能力平台向与汇聚设备的归属区域及目标接入设备的归属厂商对应的自动配置设备发送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以使得该自动配置设备根据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生成配置信令,该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目标接入设备根据该配置参数进行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网络管理设备远程对多个接入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网络的大流量转发的网络需求,通信运营商通过构建融合承载的城域网,简化通信网络,用以实现5G承载、通信云、固网宽带以及大客户业务等多业务综合承载的目标。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配置的方式在现场对接入设备进行配置,以便于对配置后的接入设备进行管理。
但是,随着5G基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域网中的接入设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接入设备的数量较多,且分布范围比较广泛,若通过人工配置的方式对多个接入设备进行配置,则配置效率低下的同时,人力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于提高多个接入设备的配置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管理设备接收来自汇聚设备的报文,该报文包括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汇聚设备的用于指示汇聚设备的归属区域的源IP地址;网络管理设备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目标接入设备的归属厂商;网络管理设备通过能力平台向与汇聚设备的归属区域及目标接入设备的归属厂商对应的自动配置设备发送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以使得该自动配置设备根据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生成配置信令,该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目标接入设备根据该配置参数进行配置。
基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网络管理设备在接收到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网络管理设备可以通过与汇聚设备对应的自动配置设备生成包括配置参数的配置命令,该配置命令可以指示接入设备根据配置参数进行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大量接入设备需要进行配置的情况下,网络管理设备可以远程对多个接入设备进行配置,不需要维护人员到现场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接入设备进行配置,可以提高接入设备的配置效率,同时也减低了人工成本。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目标接入设备向汇聚设备发送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目标接入设备接收来自自动配置设备的配置信令,该配置信令包括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该配置信令为自动配置设备根据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生成,该自动配置设备与汇聚设备的归属区域及目标接入设备的归属厂商对应的设备,汇聚设备的归属厂商为根据汇聚设备的源IP地址确定,目标接入设备的归属厂商为根据目标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接入设备根据配置信令进行配置。
基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接入设备可以通过汇聚设备向网络管理设备发送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用以获取接入设备的配置参数。接入设备在接收到包括配置参数的配置信令之后,可以根据配置参数进行配置。如此,不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为接入设备进行配置,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在大量接入设备需要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配置效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网络管理设备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8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补光防窥高铁隧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稻谷种植的农药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