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8180.8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柏诗哲;高晓晨;高焕新;吴征;缪晓春;韩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1B3/00;B01J20/22;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张娜;张宝香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 骨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所述材料组成中包含两种有机配体,配体1为有机羧酸类配体,配体2为氮杂环配体,金属元素为Zn,掺杂金属元素为Co、Ni中的一种或两种。该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在低温下能够展现出很高的储氢性能,可进行循环使用、吸附可逆性良好,且制备方法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具有潜在的作为物理储氢材料的应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作为高性能储氢材料的用途。
背景技术
氢能源被认为是最佳的能源载体,而氢能源的存储被认为是有效开发利用氢能的关键性技术。氢能源的有效利用必须采用适当的存储方法,目前储氢就机理上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而储氢材料按照其储氢机理可分为物理储氢材料以及化学储氢材料。
常见的化学储氢材料还包括金属氢化物、配位氢化物、非金属氢化物、有机液体等。CN101068942B中公开了一种以Zr、Y为主要成分的吸气剂合金材料,可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活化且能有效地吸附氢气。CN1580306A公开了一种镁基储氢材料,在523K,1大气压下的氢气吸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3%以上。CN107934913A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氟化物掺杂的复合储氢材料,该材料由LiBH4、LiNH2、MgH2和过渡金属氟化物混合机械球磨制得,当加热到200℃时该复合储氢材料可以放出6.5wt%~7.0wt%氢气。虽然化学储氢材料的单位质量储氢容量较高,但这类材料普遍存在储氢可逆性较差,吸放氢温度高,单位体积吸氢容量偏低等劣势,很难投入实际应用。
相较而言,物理方法储氢具有能耗低、可逆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是,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物理储氢材料往往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储氢能力偏低等缺陷。
微孔金属-有机自组装材料(MOFs)是一类具有规则孔道结构(孔径大小一般分布在几个埃到几十个埃之间)的新型多孔晶态材料。它是由有机官能基团为配体,与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单元通过配位键作用组装而成一类多孔材料。与传统的沸石类分子筛以及多孔碳材料相比,这类多孔材料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孔道表面作用力和孔径大小可调变、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因此,这类新型多孔晶态材料在吸附分离、储能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在应用前景。美国Omar Yaghi小组在美国能源部的支持下,广泛开展了基于对羧酸类和含氮杂环类有机配体的微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开发了MOF-n和ZIF-n系列的微孔材料,奠定了微孔金属-有机骨架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晶态材料的地位。2003年,Yaghi小组首先开展了这类新型材料在储氢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分别以对苯二酸、双环[4.2.0]辛-1,3,5-三烯-2,5-二甲酸、2,6-萘-二甲酸为配体,与金属锌离子合成得到了具有简单立方拓扑结构的三种微孔材料,即:MOF-5,IRMOF-6,IRMOF-8(如图1所示)。氢气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存储量明显高于活性炭和石墨烯类的碳材料。由此可见,MOFs材料具有潜在的作为物理储氢材料的应用能力。虽然这类MOFs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在低温下能够展现出很高的储氢性能,但是也存在配体价格昂贵导致成本较高,以及稳定性较弱等不足之处,一定程度限制了这类材料的进一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物理储氢材料制备过程复杂、储氢能力偏低、循环使用能力差等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在低温下能够展现出很高的储氢性能,可进行循环使用、吸附可逆性良好,且制备方法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具有潜在的作为物理储氢材料的应用能力。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所述材料组成中包含两种有机配体,配体1为有机羧酸类配体,配体2为氮杂环配体,金属元素为Zn,掺杂金属元素为Co、Ni中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掺杂金属元素占金属元素和掺杂金属元素总质量的1~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8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稳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液流电池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