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瘤细胞培养用培养基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7822.2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山县金瑞生物科技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文俊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瘤 细胞培养 培养基 添加剂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杂交瘤细胞培养用培养基添加剂,包括以下组分,转铁蛋白、胰岛素、丙酮酸钠、纤粘连蛋白、谷氨酰胺、油酸、亚油酸、谷胱甘肽、钙盐、镁盐、锌盐、和硒盐,其中胰岛素为重组人源或鼠源胰岛素;本发明在细胞增殖处于低密度时能够有效的维持杂交瘤细胞生长活性,避免其由于密度过低死亡,从而通过提高细胞低密度时的存活率以提高细胞融合效率,获得更高杂交瘤细胞克隆成功率,同时在杂交瘤细胞正常培养生长过程中,提升其生长速度,减少杂交瘤细胞生长时间以缩短实验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交瘤细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培养用培养基添加剂。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再进一步筛选得到纯化的单克隆细胞,培养细胞以生产抗体,生产出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单抗技术一直是人类免疫相关实验进步的基础,通过培养杂交瘤细胞,可以获得大量特异性、灵敏度等特性都相当均一的抗体。单抗相比于多克隆抗体具有产品批次稳定性好、产品特性稳定、后期投入低、周期短、可以快速获得大量抗体、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性,因此一直以来是抗体制备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单抗技术特性决定了杂交瘤细胞活性以及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是能否高效获得抗体的关键所在,自单抗技术开发以来,有诸多技术致力于提高杂交瘤细胞活性,如合适的细胞比例、添加合适的饲养层、优化的融合剂配方等方法,均对提高杂交瘤细胞活性出了重要贡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融合效率低下、细胞活性较差、生长速度缓慢、无法高密度培养、培养过程尤其是高密度培养时中容易大批量死亡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的维持细胞活性,提高细胞融合效率的杂交瘤细胞培养用培养基添加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培养用培养基添加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配置浓度为,转铁蛋白10-30mg/L,胰岛素20-50mg/L,谷氨酰胺60-70g/L,油酸20-30mg/L,亚油酸5-15mg/L,谷胱甘肽100-200mg/L,钙盐100-150mg/L,镁盐5-15mg/L,锌盐20-30mg/L和硒盐5-15mg/L。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配置浓度为,丙酮酸钠10-20g/L。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配置浓度为,纤粘连蛋白100-1000mg/L。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胰岛素为重组人源或鼠源胰岛素。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谷氨酰胺为L-谷氨酰胺或其衍生物。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谷胱甘肽为还原性或氧化型谷胱甘肽。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钙盐为氯化钙或碳酸氢钙,镁盐为氯化镁或硫酸镁,锌盐为氯化锌或者硫酸锌,硒盐为亚硒酸钾或亚硒酸钠或二者混合液。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其应用于血清培养基或无血清培养基。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添加剂溶液配置完成后按1:100比例加入培养基中即可。
本发明的一种杂交瘤细胞培养用培养基添加剂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细胞增殖处于低密度时能够有效的维持杂交瘤细胞生长活性,避免其由于密度过低死亡,从而通过提高细胞低密度时的存活率以提高细胞融合效率,获得更高杂交瘤细胞克隆成功率,同时在杂交瘤细胞正常培养生长过程中,提升其生长速度,减少杂交瘤细胞生长时间以缩短实验周期。
(2)本发明在细胞增殖至高密度时仍能有效的维持杂交瘤细胞生长活性,避免其由于培养基营养不足或未及时换液而较早凋亡,从而延长培养基使用时间节省培养基同时保持良好的细胞活性,获得更高密度的细胞培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山县金瑞生物科技研发中心,未经通山县金瑞生物科技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7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