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表贴固体继电器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7215.6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海翔;谢林波;郭竟;宁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黄玮 |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固体 继电器 结构 | ||
1.金属表贴固体继电器结构,包括将功率输出部件、连接部件和输入驱动部件封装于其内的金属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壳体部件包括壳座(1)、盖板(4)和左、右电极杆组,所述盖板(4)盖合于壳座(1)的座腔口并通过熔焊工艺与壳座(1)焊接为一体,左、右电极杆组分别于壳座(1)的左、右侧引出,左、右电极杆组中的各电极杆与壳座(1)之间均采用玻璃烧结工艺密封引出孔(1-1);
各电极杆组包括前、后等距间隔设置且引出端高、低错位的电极杆Ⅰ(2)和电极杆Ⅱ(3),各电极杆Ⅰ(2)的引出端处于同一高度上的高位,各电极杆Ⅱ(3)的引出端处于同一高度上的低位,各电极杆Ⅰ(2)、各电极杆Ⅱ(2)的表贴端低于壳座(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贴固体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出部件包括基板Ⅱ(5)和功率场效应管(6),所述基板Ⅱ(5)为通过下层铜面焊接于壳座(1)的座腔一侧底部的双面陶瓷覆铜板,所述功率场效应管(6)焊接于双面陶瓷覆铜板的上层铜面,同侧的各电极杆Ⅱ(3)的引出端焊接于双面陶瓷覆铜板的上层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表贴固体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基板Ⅰ(7)和导流片Ⅰ(8)、导流片Ⅱ(9)、导流片Ⅲ(10)、导流片Ⅳ(11),所述基板Ⅰ(7)为通过下层铜面焊接于壳座(1)的座腔另一侧底部上的双面陶瓷覆铜条,同侧的各电极杆Ⅱ(3)的引出端焊接于双面陶瓷覆铜条的上层铜面上,与同侧各电极杆一一对位的导流片Ⅲ(10)焊接在双面陶瓷覆铜条的上层铜面上并分别焊接于对应的电极杆,与同侧各电极杆一一对位的导流片Ⅳ(11)焊接在双面陶瓷覆铜板的上层铜面上,与同侧各电极杆Ⅱ(3)对位的导流片Ⅰ(8)水平设置,各导流片Ⅰ(8)的一端焊接于功率场效应管(6),各导流片Ⅰ(8)的另一端与对位的电极杆Ⅱ(3)焊接,与各导流片Ⅳ(11)对位的导流片Ⅱ(9)等距间隔竖直焊接在双面陶瓷覆铜板的上层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表贴固体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驱动部件包括输入驱动电路和印制板(12),所述输入驱动电路中的各表贴电器元件(13)焊接在印制板(12)上,所述印制板(12)由导流片Ⅲ(10)、导流片Ⅳ(11)支撑安装且导流片Ⅱ(9)、导流片Ⅲ(10)、导流片Ⅳ(11)均与输入驱动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表贴固体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座(1)与各电极杆之间的绝缘性能至少为1000MΩ,壳座(1)内部的密封性能至少为1×10-9Pa·m3/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72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