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7198.6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4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刚;李广良;金佳林;王帅;张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高志瑞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离 动力学 研究 风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包括:稳定段、柔壁喷管段、驻室、试验段、模型回收段、可调二喉道系统、多级引射系统、驻室抽吸系统、消音塔系统、亚声速扩散段、气源、第一管道、第一拐角段、第二管道、第二拐角段、第三拐角段、第三管道、第四拐角段、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本发明通过设计多级引射器系统以及高精度阀门系统,提高了传统昝冲式风洞运行总压范围,通过多种风洞流场方式的配合提高了对飞行高度的模拟范围,通过设计节流阀门系统实现了直流与半回流运行方式的转换,提高了风洞运行的经济性,通过设计模型回收系统以及设置防护网,保证了投放试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验空气动力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
背景技术
无论是战斗机与携带的武器进行分离,或者是飞行器的级间分离,都需要在地面进行模拟试验,确保其分离安全性。机弹分离和飞行器级间分离都存在复杂的多体分离气动干扰效应,面临着复杂的动力学问题,使其运动特性与在自由流场中有显著不同,极端情况会危机载机的安全。目前,新一代战机为了提高隐射性能,采用武器内埋的布局形式,将面临更复杂的内埋投放分离问题。所以在进行飞行试验之前有必要进行风洞模拟试验,现有的风洞模拟试验不能满足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可以为研究多体分离空气动力学问题提供地面试验平台,在地面得到更接近真实飞行条件下的模拟结果。通过设计多级引射器系统以及高精度阀门系统,提高了传统昝冲式风洞运行总压范围,通过多种风洞流场方式的配合提高了对飞行高度的模拟范围,通过设计节流阀门系统实现了直流与半回流运行方式的转换,提高了风洞运行的经济性,通过设计模型回收系统以及设置防护网,保证了投放试验的安全性。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包括:稳定段、柔壁喷管段、驻室、试验段、模型回收段、可调二喉道系统、多级引射系统、驻室抽吸系统、消音塔系统、亚声速扩散段、气源、第一管道、第一拐角段、第二管道、第二拐角段、第三拐角段、第三管道、第四拐角段、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其中,所述气源与第一管道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亚声速扩散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亚声速扩散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拐角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拐角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与所述二拐角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拐角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定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稳定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驻室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柔壁喷管段、试验段、模型回收段和可调二喉道系统均设置于所述驻室内;所述驻室的另一端与所述多级引射系统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多级引射系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拐角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拐角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拐角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拐角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塔系统相连接;所述驻室抽吸系统的一端与所述驻室相连接,所述驻室抽吸系统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塔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多级引射系统相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两端均与第一管道相连接。
上述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中,所述第一管道设置有总阀和主调压阀;其中,总阀的位置相比于主调压阀的位置临近气源。
上述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中,所述第六管道设置有旁路调压阀,所述第六管道的两端位于主调压阀的两侧。
上述用于多体分离动力学研究的风洞中,所述模型回收段中设置有防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7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