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载波与信息融合的配电网中低压拓扑识别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5512.7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元;孙保华;张明;张佳琦;李永辉;张蓓蓓;黄素娟;杜红卫;马洲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00;H04B3/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倩倩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载波 信息 融合 配电网 低压 拓扑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中低压拓扑识别方法和系统,其中:配电主站向智能配变终端发送线变拓扑更新指令,使得智能配变终端生成特征电流调制脉冲,经配电变压器耦合至中压线路;智能配电终端检测特征电流调制脉冲并进行解析以判断所属中压线路,然后发送拓扑更新信息至配电主站;配电主站根据接收到的拓扑更新信息得到配电网中压线变拓扑关系;各智能配变终端借助宽带载波通讯对所在台区进行低压拓扑识别,向配电主站上送低压拓扑识别信息;配电主站根据配电网中压线变拓扑关系和低压拓扑识别信息,更新实时拓扑结构。本发明的配电网中低压拓扑识别方法和系统,无需人工配置,且识别结果完整、准确,能够为配电网智能应用提供准确的拓扑信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电力载波与信息融合的配电网中低压拓扑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企业在维护电网拓扑时以人工维护为主,由于配电网规模大、设备数量多、结构复杂,依靠人工手动维护配电网拓扑模型工作量巨大、模型信息直观性差,难以保证配电网拓扑模型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存在配电拓扑模型质量不高、拓扑模型不完整及连通混乱、模型变化无法感知、一致性无法保证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网中低压拓扑识别方法和系统,利用配电主站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实现基于配电网物理设备与信息融合的配电网中低压拓扑识别,无需人工配置,且能够提高识别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配电网智能应用提供准确的拓扑信息支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中低压拓扑识别方法,适用于配电主站执行,包括:
向智能配变终端发送线变拓扑更新指令,使得智能配变终端响应于接收到的线变拓扑更新指令,生成特征电流调制脉冲,并经配电变压器耦合至配电网中压线路;
接收配电网各中压线路上的智能配电终端发出的拓扑更新信息;其中,所述智能配电终端响应于检测到所在配电网中压线路上的特征电流调制脉冲,对检测到的特征电流调制脉冲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发出所述拓扑更新信息,所述拓扑更新信息包括智能配电终端的所属中压线路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拓扑更新信息,确定配电网中压线变拓扑关系;
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压线变拓扑关系更新实时拓扑结构;
和/或,接收各智能配变终端上送的低压拓扑识别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低压拓扑识别信息更新实时拓扑结构。
以上“和/或”的意思即:中压线变拓扑的更新和低压线变拓扑的更新可分别进行,亦可组合进行。如当新接入低压台区但未影响到上部中压线路时,或者中低压拓扑的更新为不同系统执行时,可对低压拓扑进行识别和更新。组合识别由配电主站发出的线变拓扑更新指令触发,在中压线变拓扑关系识别的同时,配电主站根据对应时段从智能配变终端接收的低压拓扑识别文件更新低压实时拓扑。
以上方案中,所述中压线变拓扑关系即配电网中压线路与用户变之间的拓扑关系,如10kv线路与多个用户变之间的线变拓扑关系。由于各智能配变终端生成的特征电流脉冲是不同的,因此位于不同中压线路上的智能配电终端所检测到的脉冲信号也是不同的,智能配电终端对检测到的特征电流脉冲进行解析可采用现有技术,通过解析确定智能配电终端所属的中压线路,进而发出包括所述中压线路信息的拓扑更新信息,位于同一中压线路上的智能配电终端所检测到的脉冲信号是统一的,由此主站可根据不同智能配电终端上送的拓扑更新信息是否基于统一脉冲信号或者所属中压线路,来区分不同中压线路,明确中压线变关系。
所述配电终端包括DTU、FTU、故障指示器等设备,拓扑更新信息可采用事件顺序记录SOE(sequence of event)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5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