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式油压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54946.5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江为杰;江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福邦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48/02;F16D121/02;F16D125/02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程恺 |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油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是一种增压式油压控制系统,包括增压阀、控制阀、油泵及油箱,所述增压阀包括外壳,外壳内装有活塞,活塞上方装有压簧,活塞下方设有增压室,增压室设有高压进油口A和高压出油口A,高压进油口A设有单向阀,增压阀还设有高压回油口,高压回油口设有回油阀,高压回油口连接油箱,油箱连接油泵输入端,油泵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进油口A;所述控制阀包括壳体,内装有工作阀,工作阀设有高压进油口B、高压出油口B、低压回油口,所述高压出油口A连接高压进油口B,所述高压出油口B连接制动控制装置,低压回油口连接油箱;本发明能快速提供油压,始终确保为油压工作装置及时、准确地提供油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压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压式油压控制系统,适用于各类内燃车辆,电动车辆,火车,高铁,飞机,工程机械,机床设备等,特别适用于车辆制动系,离合器系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货车载重量提高,车辆制动系和离合器系都需要强劲推力机构,才能确保供需要求,提高车辆制动及时,准确,平稳有效功能,消除制动失灵失控现象。而现在车辆制动系主要采用气泵式气刹和真空助力式油刹,气泵式气刹车辆气泵正常打气8公斤力需要8分钟以上,耗油又费时,整个系统管路复杂零部件结构繁多,易损漏气。特别是在遇到复杂路况频繁踩用刹车时,气泵打气供给不足时容易引起车辆制动失灵失控;油路有空气时,制动踏板需要一脚半以上动作,极大影响制动效果和安全。特别是在车辆发动机故障熄火时,真空助力失去肋力作用,再采刹车时踏板重甚至无制动力,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制动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压式油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两种技术方案,方案一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增压式油压控制系统,包括增压阀、控制阀、油泵及油箱,所述增压阀包括外壳,外壳内装有活塞,活塞上方装有压簧,活塞下方设有增压室,增压室设有高压进油口A和高压出油口A,高压进油口A设有单向阀,增压阀还设有高压回油口,高压回油口设有回油阀,高压回油口连接油箱,油箱连接油泵输入端,油泵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进油口A;
所述控制阀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工作腔,每个工作腔内装有一个工作阀,工作阀将工作腔分隔为高压腔和低压腔,高压腔内设有阀门座,阀门座上装有连通阀,连通阀将高压腔分隔为上高压腔和下高压腔,上高压腔设有高压进油口B,下高压腔设有高压出油口B,低压腔设有低压回油口,所述高压出油口A连接高压进油口B,所述高压出油口B连接油压工作装置,所述低压回油口连接油箱,所述工作阀上端设有连通阀顶杆,连通阀顶杆用于顶开连通阀,所述连通阀顶杆与连通阀底面之间设有间隙,连通阀顶杆外套有工作阀复位弹簧,连通阀顶杆中间设有一连通孔,连通孔上端与下高压腔连通,下端与低压腔连通,所述壳体位于工作阀下方设有驱动腔,驱动腔内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向上顶所述工作阀。
本发明所述控制阀的上高压腔还设有高压出油口C,所述增压阀的外壳顶部设有回油腔,回油腔内装有回油阀A,回油腔位于回油阀A下方设有所述高压回油口,所述活塞顶部设有回油阀顶杆,回油阀顶杆用于顶开回油阀A,所述高压出油口C连接所述回油腔的进口。
本发明所述增压阀顶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连接至油箱上端。
本发明所述离合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一端设有进油口,外壳内装有活塞,活塞远离进油口一侧装有拨杆,拨杆一端伸出外壳与离合器连接,活塞远离进油口一侧装有拨杆复位弹簧。
本发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上对应每个工作阀处设有一个偏心轮,驱动轴外端连接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动作时带动偏心轮旋转向上顶工作阀。
本发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轴,滑动轴沿所述驱动腔滑动,滑动轴顶部设有斜面,所述工作阀底端与斜面配合,滑动轴一端伸出驱动腔外并连接执行机构,滑动轴内端装有滑动轴复位弹簧,执行机构动作带动滑动轴滑动时,在斜面作用下使工作阀向上移动。
本发明所述驱动腔位于滑动轴另一端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制动控制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福邦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福邦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