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斛无土栽培用智能苗床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4232.4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虎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B66F7/00;B66F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78300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斛 无土栽培 智能 苗床 | ||
本发明涉及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无土栽培用智能苗床,包括调转机构、苗床和提升机构,所述调转机构包括两个框体,两个所述框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的外壁上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杆。本发明中,通过将无土栽培用的苗床中设置有调转机构,通过将苗床架与转动杆转动连接,且转动杆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从而能够通过电机一的电机轴能带动两个苗床架进行位置调换,且通过伸缩次杆、伸缩主杆以及于连接柱上滑动的滑动块配合连接,能够使得苗床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防止苗床中的栽培植物受到影响,通过调动苗床架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对多层的苗床植物进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无土栽培用智能苗床。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
无土栽培的特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它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分、水分、空气等条件的需要,而且对这些条件要求加以控制调节,以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并获得较好的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平衡。现有的无土栽培用的苗床通常在同一架体上分置有好几层,这样在对栽培植物进行栽培管理十分不便,对于上层的栽培植物无法进行修剪或者添加其生长所需的腐殖质,且现有的栽培用苗床没有考虑到苗床中的各种管线的排列问题,从而可能会出现输液管和输水管缠绕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栽培用的苗床不能对栽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定时的检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斛无土栽培用智能苗床,通过将无土栽培用的苗床中设置有调转机构,通过将苗床架与转动杆转动连接,且转动杆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从而能够通过电机一的电机轴能带动两个苗床架进行位置调换,且通过伸缩次杆、伸缩主杆以及于连接柱上滑动的滑动块配合连接,能够使得苗床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防止苗床中的栽培植物受到影响,通过调动苗床架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对多层的苗床植物进行管理,从而能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通过将苗床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层的纵向挡板,且于纵向挡板上连接有多层的横向挡板,从而能将苗床内部分成多个小空间,且每个小空间正好对应于栽植盘上的栽植环,又通过于纵向挡板底部连接有开设孔洞的输液管,从而能通过于两个输入管中输送营养液和水分,使得两者能通过输液管的孔洞对每个小空间的栽培植物进行营养补给,这样能解决苗床内部管线过多从而导致缠绕的问题,又能够防止植物根系缠绕的问题;通过于调转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中的丝杠上旋合连接有内螺纹柱,且通过内螺纹柱和升降板固定连接,从而能带动两个固定柱二进行升降,由于插入柱和插接柱相插接,从而带动栽植盘的上升移动,通过带动多个栽植环从而能将每个栽培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从而能对植物的根系进行一一的观察来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虎,未经黄国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