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4096.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华;周小丽;向飞;卢俊生;崔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50 | 分类号: | E01C19/5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面层 混凝土 施工 模具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及其施工方法,组装式槽钢由槽钢通过承插式构件左右对接而成,槽钢内外侧分别均布有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和纵向锁紧件,组装式槽钢通过纵向锁紧件高度可调固定在竖定位杆上,竖定位杆垂直固定于道路基层。本发明采用承插式构件将两个槽钢水平对接于一体,左右槽钢通过U型钢板沿竖定位杆上下滑动并经楔形固定销直穿U型钢板限位而高度可调地固定在竖定位杆上,实现左右槽钢的垂直方向固定和标高,本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可拆卸、左右槽钢内侧预留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可一次施工形成分隔缝,工艺简单方便,道路成型质量稳定且工效大幅提升,槽钢型号可自由选择,能较好适用于不同厚度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施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混凝土路面广泛的应用于郊区的市政道路和厂区的道路,修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和厂区道路混凝土面层施工通常采用钢模板进行定型支模,并主要采用主面板(工字钢)加固定支柱的形式,其施工工艺:第一、安装前准备,清扫路面、检查模板,校核基层标高、坡度,进行定位放线;第二、涂刷脱模剂或隔离剂;第三,按照准高线立模、按设计要求校核标高及水平直线度;第四、在钢模接头和中间位置用短木方和∅20螺纹钢筋条固定牢固,接头拼缝严密;第五、浇筑混凝土。该模板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施工质量不稳定,存在较多施工缺点:第一、人为因素影响质量较严重,具体来说,模板内侧未进行固定,只通过外侧钢筋条和木方固定,很难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直线度刚度,且在外力或施工重力的作用下,模板也可能会发生倾斜或沉降,影响施工质量,而接缝处质量与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第二、模板整体稳定性差,具体来说,模板之间是独立体,各自独立受力,在混凝土倾倒时模板受侧向冲击力,或受振动泵震动的作用,或在其上表面滚轴滚动(或磨光机)受挤压作用时,容易导致模板个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倾斜,造成道路面层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标高差异大、施工缝不顺直等质量问题和观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装、操作工艺简单方便、质量可控美观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包括竖定位杆和组装式槽钢,组装式槽钢由槽钢通过承插式构件左右对接而成,槽钢内外侧分别均布有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和纵向锁紧件,组装式槽钢通过纵向锁紧件高度可调固定在竖定位杆上,竖定位杆垂直固定于道路基层。
进一步地,所述竖定位杆为圆柱形钢柱。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在槽钢上水平均匀分布,且相邻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间距为分隔缝间距,所述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预留于槽钢内侧上部1/3高度处。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锁紧件包括U型钢板和楔形固定销,所述U型钢板间隔满焊于槽钢外侧中部且U型钢板槽口朝内,所述U型钢板与槽钢的外侧边之间围设出一穿孔,所述竖定位杆竖直穿设于穿孔中,竖定位杆底部固定于道路基层,所述U型钢板上水平开设有楔形固定销插孔,通过楔形固定销插嵌楔形固定销插孔而水平贯穿U型钢板,所述槽钢高度可调地固定在竖定位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固定销插孔为方形插孔,所述方形插孔对称开设于U型钢板的左右平行板上,且位于左右平行板上部1/3高度处,所述方形插孔长度介于楔形固定销的两端部宽度值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承插式构件包括左定位板、右定位板和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所述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分别满焊于槽钢的下翼缘板左右端,所述U型钢板分布于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之间,所述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内嵌于槽钢的外侧凹槽中,与槽钢左右滑动连接,并通过左定位板限位于最左侧U型钢板左端,通过右侧槽钢的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与左侧槽钢的右定位板插嵌配合,左右侧槽钢水平对接于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