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4082.7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苟智雄;徐常星;邢更力;肖瑞林;刁冯博;赵俊博;关博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32;G16Y10/75;G16Y4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任佳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网 终端 数据 安全 认证 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在物联网终端出厂预置标识密钥对,以及在边缘网关预置对应公钥矩阵;
根据物联网终端预置的标识密钥对和边缘网关预置的公钥矩阵,完成物联网终端和边缘网关的双向认证,并得到通信加/解密密钥;
使用通信加/解密密钥完成物联网终端与边缘网关之间传输数据的加解密,
当完成所述物联网终端到所述边缘网关的单向认证时,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使用标识私钥进行签名的认证数据包,所述认证数据包包括签名值、设备标识ID和第一随机数;根据设备标识ID,利用内置的公钥矩阵计算对应的标识公钥,使用所述标识公钥对所述认证数据包进行验签,验签成功后生成第二随机数;所述物联网终端使用伪随机数生成函数或者调用其他安全模块中真随机数单元来生成所述第一随机数;
当完成所述边缘网关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单向认证时,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所述边缘网关使用标识公钥加密的密文,所述密文包括第二随机数;使用标识私钥对所接收的密文解密,解密成功,得到所述第二随机数,作为通信加/解密密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出厂预置标识密钥对,包括如下步骤:
向物联网终端烧录专用COS,同时在上位机软件中写入物联网终端的设备标识ID;
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生成临时密钥对请求命令,以使得所述物联网终端响应该请求命令,生成临时密钥对,并反馈响应数据包,响应数据包中包含设备标识ID的签名值和临时公钥;
将所述响应数据包和所述设备标识ID发送到可信后台,申请下载标识密钥对,以使得所述可信后台验签成功后,生成密钥信封反馈给上位机软件;
向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导入密钥信封的命令,以使得所述物联网终端得到标识公钥,并解密出标识私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信后台对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设备标识ID的签名值进行验签,若验签成功,则根据所述设备标识ID,计算出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密钥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信后台通过使用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临时公钥将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密钥对加密封装在数字信封中,得到密钥信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联网终端使用临时私钥解密对称密钥密文,得到对称密钥,使用对称密钥解密加密的标识私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联网终端与所述边缘网关中一方使用通信加密密钥通过对称加密算法SM4或SM1加密传输数据,所述物联网终端与所述边缘网关中另一方使用通信解密密钥通过所述对称加密算法SM4或SM1解密所发送的加密传输数据。
7.一种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终端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0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