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大型集群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呈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2594.X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鹏;庞明亮;柴成源;牛俊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铁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 地址: | 10004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景 影像 大型 集群 施工 项目 数字化 呈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大型集群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析施工现场环境;
S2、选择拍摄节点:覆盖主要道路及全部建筑物;
S3、拍摄节点的全景图像采集:
S3.1、在项目施工现场,使用无人机通过无人机相机,在工地现场中心位置上方合适高度拍摄俯视全景图;
S3.2、使用地面支架全景相机对现场影像进行拍摄节点的全景图像采集,地面支架全景相机在进入施工现场后,采用6摄像头结构,选择一个拍摄节点开始拍摄图片,6个摄像头同时采集图片,形成每隔60度的6张图片,即360度的图像采集;
S3.3拍摄节点影像采集后,移动地面支架全景相机到下一拍摄节点继续拍摄图片,完成施工现场内的全部拍摄节点的全景图像采集;
S4、全景图像处理及拼接:
S4.1、按照施工现场拍摄节点位置将图片分为位置区域图片和建筑物及设备图片,将位置区域图片作为全景拼接使用,将建筑物及设备图片作为全景内信息标记使用;
S4.2、进行一个拍摄节点的6张图片的初始化处理,使图片清晰度支持放大和缩小操作;
S4.3、初始化完成后,将6张图片进行全景图像拼接处理,图片相连形成一张360度的拍摄节点全景图片,图片处理要求为相邻两张图片无重合区域,内容连贯一致,形成一个全景图;
S4.4、将施工现场内所有拍摄节点的位置区域图片按照步骤S4.2-S4.3的方法进行处理和拼接,最后形成施工现场全部区域拍摄节点的全景图;
S5、拍摄节点在俯视全景图标注:
S5.1、在施工现场全部区域拍摄节点的全景图制作完成后,将无人机拍摄的俯视全景图作为首页;
S5.2、将全景图按相应位置在俯视全景图上进行标记,按照进入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为行走路线,按行走路线将全景图片排列好,建立施工现场全景图片库,记录全景图文件名、顺序以及前、后、左、右方向;
S5.3、在全景图片中设置前、后、左、右方向对应的图片跳转操作,最后通过图片跳转,完成施工现场内全部全景图片浏览和全景场景的移动行走;
S6、建筑物和设备信息标注和挂接:
S6.1、设置全景图中的建筑物及设备分布,建立施工现场建筑物和设备数据库,建立全景图名称与设备和建筑物名称的关联;
S6.2、在全景图中标记建筑物和设备所在位置,显示建筑物和设备名称;
S6.3、点击建筑物或设备名称,弹窗或跳转至显示建筑物基本信息或设备基本信息及运行状态数据;
S7、施工现场区域位置指引:施工现场全景图完成后,复制到电脑、手机等设备中,支持移动设备、PC等终端浏览,施工人员通过全景图片中的位置跳转实时查看全景图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大型集群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无人机相机采用单摄像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大型集群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拍摄节点的图片至少采集两次,图片自动存储在地面支架全景相机的存储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大型集群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3中,所述360度的全景图默认显示全景图的中间内容,向左移动显示左部图片内容,向右移动显示右部图片内容;向上移动显示上部图片内容,向下移动显示下部图片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大型集群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3中,所述图片跳转,其中,前为跳转到下一拍摄节点的全景图片,后为跳转到上一拍摄节点的全景图片,左侧跳转到左侧拍摄节点的全景图片,右侧跳转到右侧拍摄节点的全景图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大型集群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主体结构、塔吊、施工电梯、劳务实名制系统、地磅称重系统、环境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铁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铁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25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钩藤钩杆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