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1490.7 | 申请日: | 202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萌;韩万龙;张纯;杨玉;白文刚;李红智;姚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1/10 | 分类号: | F04F1/10;F04B41/02;F01K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压缩 气体 系统 运行 方法 | ||
一种恒温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液池,所述液池的输出端连接高压液体泵入口,高压液体泵出口连接注液母管一端,注液母管另一端通过压缩罐注液阀连接压缩罐下端的液体入口,压缩罐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母管连接液池,所述回液母管上设置有压缩罐回液阀;所述压缩罐顶部通过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通过高压进气母管连接多个储气罐,每一路储气罐管线上设置有储气罐进气阀,每一路储气罐通过储气罐排气阀与高压排气母管相连,高压排气母管连接气体透平。本发明利用液体缓慢压缩气体实现等温压缩,并通过存储和释放高压气体完成能量存储与释放的储能应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压缩气体进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气体储能是储能方式的一种,已有较为成熟的工业系统投入应用,而空气是最为常见的压缩储能介质。通常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利用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提高气体的压强并减小体积,对于高压力的储能系统,往往需要进行多级压缩。由于气体经过压缩会产生温升,增大压缩功耗和热损失,因此一般在每级压缩后都需要通过换热介质来冷却气体,并将带走的热量存储起来,在高压气体释能过程中再次换热给工质气体以提高系统效率,导致系统复杂,整体储能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利用液体缓慢压缩气体实现等温压缩,并通过存储和释放高压气体完成能量存储与释放的储能应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恒温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包括液池3,所述液池3的输出端连接高压液体泵4入口,高压液体泵4出口连接注液母管5一端,注液母管5另一端通过压缩罐注液阀10连接压缩罐1下端的液体入口,压缩罐1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母管6连接液池3,所述回液母管6上设置有压缩罐回液阀11;
所述压缩罐1顶部通过设置有排气阀12,排气阀12通过高压进气母管7连接多个储气罐2,每一路储气罐2管线上设置有储气罐进气阀13,每一路储气罐2通过储气罐排气阀14与高压排气母管8相连,高压排气母管8连接气体透平9。
所述压缩罐1为钢制或其他材质的可承受压力的固定容积罐体,所述压缩罐1外壁用于与环境进行换热,压缩罐1的容积大于单个储气罐2,所述压缩罐1可以同时容纳液体和气体,压缩罐1至少布置一个。
所述储气罐2用于容纳高压气体,储气罐2布置多个。
所述高压液体泵4用电能或机械能驱动高压液体,转化为高压气体的压力势能。
所述高压液体泵4为多组,所述注液母管5将全部的高压液体泵4与压缩罐注液阀10相连通。
所述气体透平9用于将系统释放能量时的高压气体做功实现机械功或电功的输出。
一种恒温压缩气体储能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储能时,高压液体泵4将液池3中的液体压缩注入注液母管5,处于待注液状态的压缩罐1打开压缩罐注液阀10和压缩罐排气阀12,关闭压缩罐回液阀11;处于待充气状态的储气罐2打开储气罐进气阀13,关闭储气罐排气阀14,随着高压液体进入压缩罐,液面缓慢升高,气体被压缩进入高压进气母管7,再进入储气罐2,缓慢压缩的过程中产生的微小温升通过压缩罐1好撒到环境中,气体近似恒温,当液面到达压缩罐1顶部,单次压缩过程结束,此时关闭压缩罐注液阀10和压缩罐排气阀12,关闭储气罐进气阀13,完成储能过程,打开压缩罐回液阀11,将压缩罐1内的液体通过回液母管6流回液池3,并同时对其他的待注液压缩罐和待充气储气罐进行上述操作;
释能时,根据能量需求的大小选择若干个已充满高压气体的储气罐2,打开储气罐排气阀14,高压气体进入高压排气母管8,从而进入气体透平9做功,完成释能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仿生手的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宽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