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锁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0832.3 | 申请日: | 2020-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邵校;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15/00;E05B1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锁,属于锁技术领域。其包括锁体与线路板,所述锁体包括基座、盖装于所述基座一侧的安装盖板以及定位安装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安装盖板之间的锁定机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线路板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基座相对固定。线路板定位安装于基座上,使线路板集中于锁体上,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包装的占用空间,并且线路板与基座连接后,减少线路板与基座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对移动,不易使线路板与面板和锁体之间的电线受损或脱离;线路板与基座连接后,在后续锁体的安装时,省去将线路板与锁体连接的步骤,使电子锁安装时更加快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锁在居家和办公场合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的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大批声控锁、磁控锁、密码锁、指纹锁等先进的电子锁。
电子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使用非机械钥匙如密码、随机码、二维码、指纹识别、磁卡、射频卡、TM卡等作为用户识别ID而实现锁的开闭,是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由于其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储物箱和储物柜中。
相关技术中,电子锁包括锁体、面板、线路板,锁体上设置有通过电磁铁控制锁定和解锁的锁定机构,面板上往往设置多个解锁模块,如指纹识别模块、密码按键模块、磁卡模块等,各个模块以及电磁铁均通过电线与线路板连接。
针对上述电子锁的相关技术,锁体、面板、线路板为独立的部件,线路板与面板和锁体之间通过电线连接,相互之间可以活动,在装配或运输过程中,容易使得线路板与面板和锁体之间的电线受损或脱离,而且运输过程中的包装占用空间比较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包装的占用空间,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锁,包括锁体与线路板,所述锁体包括基座、盖装于所述基座一侧的安装盖板以及定位安装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安装盖板之间的锁定机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线路板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基座相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路板定位安装于基座上,使线路板集中于锁体上,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包装的占用空间,并且线路板与基座连接后,减少线路板与基座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对移动,不易使线路板与面板和锁体之间的电线受损或脱离;线路板与基座连接后,在后续锁体的安装时,省去将线路板与锁体连接的步骤,使电子锁安装时更加快速。
优选的,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安装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定机构的安装腔,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安装盖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部与安装腔分别位于基座的两侧,使基座上各部件排列紧凑,减小电子锁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盖装于所述线路板外部的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盖板位于线路板远离基座的一侧,通过保护盖板的保护作用,使线路板在基座上更加安全,提高线路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线路板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卡钩,每一所述卡钩均包括与所述保护盖板一体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保护盖板一端的卡接部,所述线路板限位于所述卡接部与所述保护盖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路板通过定位结构限位安装于锁体上,使线路板在锁体上更加稳定、牢固;线路板安装时,线路板限位于卡钩的卡接部与保护盖板之间,使线路板在保护盖板上更加稳定;线路板连接时,先将线路板与保护盖板连接,再将保护盖板与基座连接,使线路板连接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0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