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抽取更多钢纤维的感应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50409.3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功整钢纤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F27B1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6066 | 代理人: | 郭普堂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抽取 更多 纤维 感应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抽取更多钢纤维的感应炉,包括炉体与炉体外侧螺旋缠绕的加热线圈以及加热线圈外侧的保温层、放置台与放置台上方固定安装的支撑台和熔抽轮,所述保温层外侧左右两侧的上方边缘部分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均放置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上方连接有一个“凹”字形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固定放置有高速电机,所述高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熔抽轮,所述放置台的上方中间位置上还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伸缩杆,其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通过支撑台、保温层和炉体上开设的过孔和第一液压伸缩杆上方的连接板并于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的四侧还连接有两层伸缩板构成一个承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抽取更多钢纤维的感应炉。
背景技术
熔钢抽丝法是用感应炉将废钢熔融成1500-1600℃的钢液,然后在钢液表面上,以一个高速旋转的熔抽轮接近钢液,熔抽轮上按照所需钢纤维的要求,刻出许多槽形。当溶抽轮下降到液面时,钢液被槽刮出,被高速旋转的熔抽轮的离心力抛出,以10000℃/秒的速度冷却成形.熔抽轮内必须通水,以保持冷却速度,这是目前生产钢纤维最高效的方法之一,而现有技术中熔轴轮只能抽出感应炉中二分之一的钢水,熔抽轮抽取不到感应炉中间位置下方的钢水这是现有技术的缺陷。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抽取更多钢纤维的感应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便于抽取更多钢纤维的感应炉,包括炉体与炉体外侧螺旋缠绕的加热线圈以及加热线圈外侧的保温层、放置台与放置台上方固定安装的支撑台和熔抽轮,所述保温层外侧左右两侧的上方边缘部分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均放置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上方连接有一个“凹”字形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固定放置有高速电机,所述高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熔抽轮,所述放置台的上方中间位置上还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支撑台、保温层和炉体上均开设有与第一液压伸缩杆直径相匹配的过孔,其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通过支撑台、保温层和炉体上开设的过孔和第一液压伸缩杆上方的连接板并于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的四侧还连接有两层伸缩板与其构成一个承装容器,所述炉体的四侧炉壁均呈倒立“L”形,所述伸缩板相对于底板的上端均可拆卸连接于炉体四侧横向炉壁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四侧的横向炉壁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矩形固定块其矩形固定块的上端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四侧连接的两层伸缩板其内侧的伸缩板是倒立放置的而外侧的伸缩板是正向放置的,且所述外侧伸缩板的固定板高度大于内侧伸缩板可伸缩的内板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远离保温层的一端上还连接有支撑杆其支撑杆的另一端并于支撑板下方的保温层呈三角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承装容器下方的第一液压伸缩杆和承装容器四侧壁可以伸缩的伸缩板来调节承装容器底部与熔抽轮之间的距离是熔抽轮能够接触到底部的钢水从而将其抽出以便于抽取更多的钢纤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功整钢纤维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功整钢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0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