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管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0379.6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田朝阳;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胥强;郭燕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一种胃管组件,其包括胃管、气囊、连接头以及导气管。该胃管具有用于营养供给的第一腔道和用于压力监测的第二腔道,气囊内的腔体与第二腔道密封连通,第二腔道具有气体接口。该连接头具有本体和刚性连接件,本体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一腔道密封连通,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腔道密封连通。刚性连接件的一端伸入到第二腔道内,刚性连接件的气体通道与第二通道密封连通。导气管与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密封连通,使导气管与气囊的腔体密封连通。该刚性连接件较毛细管更加牢固,不易破裂和漏气,连接头与胃管连接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胃管组件。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病人通常会用到各种导管,胃管是众多导管中的一种。胃管一般由病人鼻腔开始插入,经食道进入病人胃里,为病人提供营养供给或者肠胃减压。
在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监测食道或胃内的压力并由此计算出的参数,对于机械通气中减少肺部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测量食道或胃内压力,通常使用一种柔性的导气管和气囊的组合结构来实现测量压力的目的。
一种带气囊的胃管,将气囊粘贴到胃管上,具备胃管的营养供给和胃肠减压功能,同时可以监测人体食道或胃内的压力。为实现压力监测的功能,必须建立气体传输通道,将气囊内的空气传递到人体外部的压力监测设备中。
为了将气囊内的空气传递到压力监测设备中,该胃管一般会在侧腔靠近胃管头部处开一个侧孔,然后用毛细管插入侧腔,并用粘接剂将毛细管连接到侧腔处,然后通过毛细管与导气管连接,导气管与对应的压力监测设备连接。
但,在毛细管受到外力时,容易使毛细管粘接处出现开裂,导致气体传输通道漏气,从而影响压力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胃管组件,以提供一种新的胃管组件内气体通道转接方式。
基于上述目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胃管组件,包括:
胃管,所述胃管具有用于营养供给的第一腔道和用于气体压力监测的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具有鼻饲接口,所述鼻饲接口用于营养物的输入,所述第二腔道具有气体接口,所述第二腔道的腔壁具有贯通至胃管外壁上的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所述第二腔道连通;
气囊,所述气囊覆盖在胃管的外壁上,所述气囊内的腔体与所述通气口密封连通;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本体和刚性连接件,所述本体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腔道的鼻饲接口密封连通,以形成鼻饲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道的气体接口密封连通,所述刚性连接件具有贯通的气体通道,所述刚性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通道,且所述刚性连接件的一端从所述气体接口伸入到所述第二腔道内,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密封连通;
以及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二通道背离所述第二腔道的一端密封连通,使所述导气管与气囊的腔体密封连通,所述导气管用于与压力监测设备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道为两个以上,所述连接头的第二通道数量与所述第二腔道数量一致,一个所述第二腔道与一个所述第二通道密封连通,每个第二通道中设置一个刚性连接件。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道围绕第一腔道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围绕所述第一通道设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第二腔道外侧斜向延伸,所述刚性连接件具有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二腔道内,所述第二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与所述第二通道同方向斜向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有所述第二通道围合区域之间。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刚性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二腔道的一端直接密封且固定连接,或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二通道背离所述第二腔道的一端直接密封且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的内腔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二腔道的内腔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0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