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障碍生态智能眼杖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0162.5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慧珺;朱召鹏;王涛;呼煜;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G01D21/02;G08B3/10;G08B21/04;G08B21/24;G08B25/10;G08C17/02;G08G1/005;G08G1/07;H04W4/80;H04W4/9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障碍 生态 智能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障碍生态智能眼杖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眼杖本体,眼杖本体用于雷达测障、摔倒语音告警和紧急呼救,眼杖本体通过蓝牙与生态演示用信号灯装置连接,能够获取生态演示用信号灯装置的红绿灯通行状态并通过语音发送给使用者。本发明可以在实现基础的测障功能的同时,智能感知使用者的紧急情况进行告警或电话呼救,而且还支持扩展更多的无障碍场景交互,如红绿灯通行,手机读屏功能实现新闻阅读、残联惠民信息发布等扩展生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障碍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障碍生态智能眼杖及其工 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失明人士共有824.8万,此 类存在视力障碍的人数量位列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视障人数的数量已经迅速 增长到了1731万人,也就是说,每八十个人中,大约就有一名失明人士。与此 同时,我国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无障碍软硬件设施存在一定 缺失。因此,视障群体的出行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目前的智能盲杖具有以下缺点:
1.实用性不足。体积过大,携带困难;设计的遥控器寻杖功能使简单的问题 复杂化,但增加了寻找遥控器的困难,为盲人出行增加了额外负担,并且缺失了 关键的紧急呼救功能。
2.功能性不足。缺乏盲杖的基础和辅助功能,在探清障碍物和外界危险报警 方面功能不足。
3.缺乏完整的生态体系。上述盲杖不能与周围公共设施有效配合联动,为视 障人士出行构建一个和谐友好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障 碍生态智能眼杖及其工作方法,在具备基础探障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自动紧急呼救 的功能,同时设计蓝牙数据交互的接口以提供无障碍出行的生态拓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障碍生态智能眼杖,包括眼杖本体,眼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单片机 A1,第一单片机A1分别连接第一蓝牙模块A2、语音合成模块A3、超声波雷达 A4、加速度模块A5和第一供电模块A6;第一单片机A1经第一蓝牙模块A2连 接信号灯装置用于获取信号灯状态,超声波雷达A4用于测量障碍,语音模块A3 用于播报;加速度模块A5用于加速度检测;第一单片机A1经第一蓝牙模块A2 连接手机用于紧急呼叫,第一供电模块A6用于给智能眼杖提供电能。
具体的,加速度传感器A5用于检测10°~90°的眼杖倾角。
具体的,眼杖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按键A7,第一单片机A1通过第一按键 A7与雷达模块A4连接。
具体的,眼杖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按键A8,第一单片机A1通过第二按键 A8与第一蓝牙模块A2连接。
具体的,第一供电模块A6为5v直流电源。
具体的,信号灯装置包括第二单片机B1,第二单片机B1分别连接第二蓝牙 模块B2、LED模块B3和第二供电模块B4,第二单片机B1通过第二蓝牙模块 B2与第一蓝牙模块A2连接,第二单片机B1用于驱动LED模块B3实现变灯操 作,第二供电模块B4用于给信号灯装置提供电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障碍生态智能眼杖的工作方法,第一单 片机A1驱动雷达模块A4向前进方向释放超声波,将回波时差返回至第一单片 机A1,由第一单片机A1计算出障碍距离;然后第一单片机A1驱动语音合成模 块A3发生告警;第一蓝牙模块A2接收信号灯装置发送的变灯信号并发送至第 一单片机A1,第一单片机A1驱动语音模块A3发声提醒使用者通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0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