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球古茶用蒸青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9693.2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安县盛源四球古茶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球古茶用蒸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球古茶用蒸青装置,包括:翻滚装置、喷气系统、外壳、进料系统、出料系统;所述翻滚装置包括:第一推筒、第二滚筒、具有垂直运动的第一升降板,所述翻滚装置还设有具有升降功能的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内部设有加热板。本发明采用蒸汽的方式,茶叶不会产生炒青、烘青的焦糊味,设置了翻滚装置,使茶叶荡起,茶叶的外表面充分接触到蒸汽,多面的蒸烤,使茶叶色泽均匀,完全释放茶叶的香味;又设置了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第一升降板使茶叶荡起,被蒸汽环绕,第二升降板将茶叶上附着的蒸汽凝结的水雾蒸发,使茶叶更加美观,不在附着到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上,茶叶的制备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球古茶用蒸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杀青这一加工步奏,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杀青方式为传统的滚筒式或者是锅炒式等接触传热杀青方式,该方式存在杀青不均匀,茶叶易焦便,色泽破坏较大等缺陷,很容易对茶叶的品质造成破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蒸青的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提倡。
蒸青是茶叶杀青的一种手段,通过蒸汽把茶叶蒸发内部细胞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蒸的颜色比较翠绿,比较好看,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现有的茶叶蒸青装置,一般为人工或者是网筒式蒸青进行处理,人工耗时耗力,适合小批量制备,由于每次不一样,造成产品的质量得不到同一,影响产品的质量,还有一种是网筒式蒸青,其在滚筒外加热,茶叶贴合到滚筒上,只能单面受热;很容易导致茶叶色泽不均匀,由于茶叶受热不均,不能完全释放茶叶的香味,温度异常时很容易烧焦鲜叶,产生焦味污染其它正常茶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球古茶用蒸青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四球古茶用蒸青装置,包括:翻滚装置、喷气系统、外壳、进料系统、出料系统;所述翻滚装置在喷气装置的喷气出口和进料系统的下料口的下端,所述出料系统在翻滚装置的下端;所述翻滚装置包括:偏心形状的第一推筒、第二滚筒、具有垂直运动的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两侧下端设有弹簧,下端中间位置抵住第一推筒,且和第一推筒的弧度契合;所述弹簧连接外壳和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二滚筒抵住第一升降板,且表面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一升降板呈挤压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喷气系统包括:第一锅炉、第二锅炉、箱体、排气嘴、若干导管,所述第一锅炉和箱体通过导管连接贯通,所述第二锅炉和箱体通过导管连接贯通,第一锅炉和第二锅炉位于箱体两侧,所述排气嘴有多个,且以矩形阵列排列固定在箱体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口、移动平台、第三滚筒、具有推料功能的第四推筒,所述进料口位于第三滚筒和第四推筒上端中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推筒下端的最高点抵住移动平台,所述第三滚筒至少一个,表面设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具有弹性,抵住移动平台上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出料系统包括出料腔,所述出料腔呈倾斜状,上端的进料孔对着翻滚装置的出料口,两边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下端的出料孔设有单向水平滑动的晒盘,所述晒盘下端设有皮带传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凸条表面设有凸点,凸点表面呈螺纹状。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外壳设有滑道,所述第一升降板两侧设有凸出条,所述凸出条嵌入滑道内垂直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箱体和排气嘴中间设有用于安装排气嘴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数量与排气嘴对应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的改进,所述移动平台一端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穿过外壳连接伸缩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安县盛源四球古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普安县盛源四球古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