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9592.5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邵界立;邵东杰;李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08;E02D35/00;E02D3/12;E02D5/74;E02D5/2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王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倾斜 建筑物 加固 纠偏 体系 方法 | ||
1.一种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基坑、环形排水沟、多个集水坑以及多个支护桩,基坑位于建筑物外围;环形排水沟设于所述基坑内且位于建筑物外围;多个集水坑设于所述基坑内,与所述环形排水沟连通,多个支护桩沿所述环形排水沟外侧呈排状布置且伸入基坑底部,且与建筑物紧邻端对应设置,所述支护桩的顶部位于所述环形排水沟上方,多个所述支护桩顶部通过冠梁连接;位于所述支护桩外部的基坑呈放坡式设置,位于与所述建筑物开放端相对的所述环形排水沟外部的基坑呈放坡式设置均形成边坡,所述环形排水沟与建筑物之间形成深基坑;
加固系统,包括多个钻孔灌注桩和多个静压桩,多个所述钻孔灌注桩和静压桩间隔设于所述深基坑内,底部插入至所述深基坑底部土体内,多个所述钻孔灌注桩设于建筑物加固端侧方,多个所述静压桩设于建筑物中部侧方;多个所述钻孔灌注桩和静压桩顶部浇筑有混凝土层形成托梁,所述托梁与建筑物侧面紧邻设置;所述托梁周缘固定有抵挡件,所述抵挡件与建筑物之间形成位于所述托梁上方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铺设有滑移层,所述滑移层上方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周缘与所述抵挡件、建筑物紧邻设置,所述分隔板上浇筑有与建筑物加固端固定连接的混凝土层形成加固地梁;
纠偏系统,包括多个排土机构;所述排土机构包括旋转伸缩机构、多个钻杆、水泵和多个水管,多个所述钻杆呈中空设置且依次连接形成进给端和输出端,多个所述钻杆的直径自所述进给端至所述输出端呈渐小设置,所述旋转伸缩机构驱动所述钻杆旋转且朝所述输出端的方向进给,各所述水管设于各所述钻杆内,所述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输出端相对,所述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钻杆外且与所述水泵连接,多个所述排土机构用于在所述深基坑的底部侧壁上钻设有多个延伸至建筑物以下的粘土层的排土通道,所述排土通道与所述建筑物宽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排土通道在建筑物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和所述深基坑内均设有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包括多个土钉、钢筋网以及混凝土面层;多个所述土钉间隔设置,一端插接于所述边坡和所述深基坑内壁上,另一端位于基坑内;所述钢筋网包括多个交叉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通过钢丝捆扎,所述钢筋网铺设于所述边坡顶部和深基坑内壁,所述钢筋网与所述土钉另一端相对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面层由向所述钢筋网上喷射混凝土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地梁与建筑物之间通过植筋方式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加固系统,所述混凝土加固系统包括回填砂层以及支撑横杆;
回填砂层回填于基础垫块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支护桩之间,支撑横杆一端与基础垫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护桩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基础垫块相对的多个所述支护桩均为双排桩形成群桩,所述支护桩包括外排桩和位于所述外排桩和所述环形排水沟之间的内排桩,所述内排桩和所述外排桩顶部通过所述冠梁连接,所述内排桩和所述外排桩之间通过粉喷桩加固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砂层为含水砂层。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杆设有多个,在横向上呈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横杆在上下向呈错开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横杆之间连接有与所述支撑横杆相垂直的连接斜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倾斜建筑物的加固纠偏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包括多个注浆管和泥浆泵,多个所述注浆管与多个所述排土通道一一对应设置,且用于插入所述排土通道内,所述泥浆泵与所述注浆管连接,向所述注浆管灌注泥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5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