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化换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8225.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沈东林;任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阳精密机械(长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B23Q11/10;B27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313102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加工中心 自动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化换刀装置,涉及数控加工中心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套筒、注油杆、第一注油孔、储油腔、出油孔和毛刷,当刀片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将润滑油通过第一注油孔加入至注油杆内,润滑油则在储油腔内积集,同时部分润滑油会经出油孔流入至毛刷的表面,而毛刷则将润滑有刷在刀片上,从而可对刀片进行上油,增加刀片的润滑度,进而降低刀片的磨损程度,并提高刀片的使用寿命,同时一个刀片上油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刀盘转动,进而可带动刀片转动,使得每一个刀片都能够被上油,且此方式可提高刀片的上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中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化换刀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木工立式铣床主要有动力刀轴、工作台面、机械床身等组成,主要用于对木料型材的端面及侧面铣削加工;在门窗、橱柜、家具行业中使用广泛;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刀比较麻烦,因为通常情况下,每次铣床只能装夹一套刀具,而一些复杂的工艺往往需要很多套刀具,从而造成需要频繁换刀,加工效率不高;在部分国外类似设备中,把所需刀具都垂直安装在一个很长的刀轴上,电机、刀轴一起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刀具的自动更换。
根据公开号为CN2066628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铣床的自动换刀装置,它包括外壳,外壳的下端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上侧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侧面焊接有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刀盘,刀盘的下侧面设置有刀轴,刀轴的顶端夹持有刀片,刀轴的下端开设有花键槽;筒体内设置有伺服电机以及气缸,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的顶端与刀盘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所述的气缸设置于伺服电机的一侧,并且气缸固定在支撑板上,气缸连接有推杆,所述的推杆的顶端固定有小型电机,所述的小型电机的输出轴端设置有与所述的花键槽相配合的花键。
该发明具有使用方便、结构合理、过程可控的优点;而该自动换刀装置中的刀片长时间使用其表面易造成磨损,且由于并没有对刀片进行上油以降低其磨损程度,进而降低了刀片的使用寿命,并让工作人员频繁对刀片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刀片的使用效率;同时该刀片再不使用时是裸露在外部环境中的,当工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到刀片时,刀片极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进而降低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刀片长时间使用后其易磨损与刀片长时间裸露在外部环境中易降低设备的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化换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自动化换刀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均通过第一活塞杆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内筒和第三电机,所述内筒的顶部开设有滚轮槽,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安装有刀盘,所述刀盘的内部四周均安装有多个刀轴,所述刀轴的顶端固定有刀片,所述刀盘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滚轮,所述内筒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活塞杆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退刀套,所述外壳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连接有注油杆,所述注油杆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储油腔和出油孔,所述注油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注油孔,所述注油杆的底部固定有毛刷,所述外壳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盖板,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导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套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外表面连接有拉绳,且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导线轮与盖板的顶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刀盘的内部开设有通油通道,所述刀盘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二注油孔,且所述第二注油孔与通油通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注油杆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位于刀盘的一侧上方,且所述套筒的长度大于注油杆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阳精密机械(长兴)有限公司,未经台阳精密机械(长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8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