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云结合的室内无线网络智能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8143.9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刚华;王正纲;王雷青;王荣峰;徐杰明;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盟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3 | 分类号: | H04W4/33;H04W24/08;H04L12/24;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20131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室内 无线网络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无线网络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端云结合的室内无线网络智能监测系统,其包括云平台、WEB客户端和微监测站。微监测站与云平台连接,WEB客户端与云平台连接,云平台可以实时执行指标评估、告警通报、统计分析、存储转运、地图化呈现等功能,WEB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宽带访问云平台,微监测站作为底层感知设备,通过电信运营商无线基站上报监测数据,本发明的监测系统具有功能新颖、成本合理和可快速部署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网络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云结合的室内无线网络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型商超、高层写字楼、地铁站厅、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人防设施等面积广阔、结构复杂的室内区域,传统无线路测(DT/CQT)往往效率低、费用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无论任何测试计划,本质上是大(时间)间隔的离散采样,无法获取长时段的连续数据。
2、必须采购专业仪表和专业服务,以应对复杂的测试方案和海量的测试数据目,成本控制始终是个大难题。
基于此,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期望室内网络测试的创新变革,能够支持全天候、自动化、低成本的网络监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云结合的室内无线网络智能监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端云结合的室内无线网络智能监测系统,包括云平台、WEB客户端和微监测站;
所述微监测站与所述云平台连接,所述WEB客户端与所述云平台连接。
优选的,所述云平台为塔型结构,从底部到顶端分别是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门户层;
所述基础设施层用于实现运算、存储、网络的底层IT资源支撑;
所述数据层用于实现以关系型数据库为核心的大数据仓储和安全分发;
所述应用层用于实现以数据可视化为特征用户界面的业务逻辑和功能实例;
所述门户层用于实现北向网管端口、南向轻量化端口、WEB端口等接口协议以及界面呈现。
优选的,所述微监测站的系统架构包括主控组件、无线组件、串口组件、电源组件;
所述无线组件与主控组件连接,所述串口组件与主控组件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与主控组件、无线组件、串口组件分别连接;
所述主控组件用于实现嵌入式的系统管理、业务控制;
所述无线组件用于实现无线网络的接入和监测;
所述串口组件用于实现串行通信。
优选的,所述WEB客户端用于保证授权用户通过浏览器界面登录,并用于执行站点查询、告警处理、远程配置、综合统计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云平台采用B/S系统架构。
优选的,所述无线组件接入和监测2G/3G/LTE无线网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室内无线网络智能监测系统,采用精简化的网优数据集,采用轻量化的端云协议,支持自动化地测试/配置/告警,支持7*24小时不间断上报,不需要专业人员或专业仪表,监测设备与室内无线网络的信源、天线完全解耦,单个设备可监控2000~3000 平米室内空间,满足电信运营商对室内环境全天候、自动化、低成本的网络监测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云平台的原理架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盟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莱盟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8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