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型应急保障塔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47641.1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陶国权;黎谦;谢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E04H12/00;E04H1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应急 保障 | ||
1.一种用于灾害应急设施的可伸缩型应急保障塔,包括有桁架、保压系统(4)、顶升囊体(5)、载荷(6)与辅助拉索(7);
辅助拉索(7)一端安装有登山扣,通过登山扣与一级桁架(1)的主杆(8)顶部的安装孔相连接,且与主杆(8)呈45°,斜拉至地面,将辅助拉索(7)另一端通过沙袋或地锚固定于地面;
所述桁架为多级桁架内外嵌套结构,外层桁架底部置于底板上,最内层桁架顶面安装有顶板;相邻桁架间通过滚动组件实现伸缩;伸缩过程通过顶升囊体与保压系统控制;
所述保压系统(4)包括风机(401)、阀门(402)、压力传感器(403)和控制器(404),均安装于底板(10)上;其中,风机(401)出气口与阀门(402)一端连接,阀门(402)的另一端通过顶升囊体(5)底部的充气接口与顶升囊体(5)相连,通过阀门(402)控制顶升囊体(5)的充放气;压力传感器(403)布置于顶升囊体(5)底部,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将顶升囊体(5)的压力传递给控制器(404),控制器(404)对风机(401)和阀门(402)的启停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
桁架包括有一级桁架(1)、二级桁架(2)、三级桁架(3);一级桁架(1)、二级桁架(2)与三级桁架(3)均为截面三角形桁架,采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桁架结构;
顶升囊体(5)为三角形截面柱状囊体,置于三级桁架(3)内部,位于底板(10)中部;
一级桁架(1)、二级桁架(2)与三级桁架(3)均由周向上若干主杆以及周向多截面处周向上安装的用来连接各主杆(8)的隔框杆(9)构成的架体结构;
主杆(8)为空心杆,壁厚为2mm,长度为2500mm;
隔框杆(9)为直径35mm,壁厚1.5mm的碳管;
主杆(8)和隔框杆(9)之间采用共固化成型工艺,实现结构的一体化;
一级桁架(1)上的主杆(8)外径为80mm;
二级桁架(2)上的主杆(8)外径为70mm;
三级桁架(3)上的主杆(8)外径为60mm;
三级桁架(3)完全安装于二级桁架(2)内部,二级桁架(2)完全安装于一级桁架(1)内部形成内外桁架结构,使一级桁架(1)、二级桁架(2)和三级桁架(3)三者间由外至内嵌套设置;其中,一级桁架(1)底部安装有底板(10),该底板(10)的顶面用于放置保压系统(4)及顶升囊体(5),底板(10)的底面用来与地面相接触,为整个应急保障塔提供支撑;三级桁架(3)顶部安装有顶板(14),顶板(14)上安装有载荷(6);
二级桁架(2)与三级桁架(3)中的每根主杆(8)下部沿轴向安装有2个导轮(11),另分别为上导轮与下导轮;2个导轮(11)垂直间距为400mm;导轮(11)通过导轮支架(12)与主杆(8)粘接,导轮(11)为周向具有凹槽的U型轮,与导轮支架(12)间通过轴承和销连接;
二级桁架(2)上的导轮(11)沿一级桁架(1)中对应的主杆(8)滚动,实现相邻两级桁架间的上下滑动;
在一级桁架(1)和二级桁架(2)的每根主杆(8)的上部和下部各安装有一个限位环(13),其中上部的限位环(13)距离其所在主杆(8 )顶端300mm;
在二级桁架(2)向上滑动时,通过二级桁架(2)上方的导轮(11)与一级桁架(1)上方的限位环(13)接触,实现二级桁架(2)向上滑动限位;在二级桁架(2)向下滑动时,通过二级桁架(2)下方的导轮(11)与一级桁架(1)上方的限位环(13)接触,实现一级桁架(1)向下滑动限位;
当三级桁架(3)处于收缩状态时,即二级桁架(2)均向下滑动至极限位置时,二级桁架(2)与三级桁架(3)下方的下导轮与底板(10)间距分别为200mm和500mm;
所述顶升囊体(5)由PVC夹网布焊接而成;顶升囊体(5)底面与底板(10)上表面贴合;顶升囊体(5)底部与底板(10)间设置有对应的连接环,通过绳索分别对相应的连接环进行栓系,实现囊体(5)底面的固定;顶升囊体(5)下端伸出充气接口用于连接保压系统(4),通过保压系统(4)实现顶升囊体(5)的充放气;在顶升囊体(5)充气后,可使顶升囊体(5)逐渐展开,展开后同为三角形截面柱状囊体,轴向长度可增加至于应急保障塔的三级桁架(3)完全展开后内部空腔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76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