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内嵌结构真空绝热板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5418.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韩若男;杨旭红;胡健;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祝坤 |
地址: | 215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结构 真空 绝热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内嵌结构真空绝热板及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包括蜂窝结构材料、内嵌材料、内置真空绝热板、高阻隔薄膜袋和吸气剂;蜂窝结构材料为拓扑多边型蜂窝型胞元结构;内嵌材料由纤维、颗粒或纤维与颗粒混合材料复合而成,并内嵌于蜂窝胞元中;内置真空绝热板处于蜂窝结构材料内部,四周被蜂窝结构包裹;高阻隔薄膜袋为外部封装材料将蜂窝内嵌结构包裹其中并抽真空,吸气剂处于高阻隔薄膜袋与蜂窝内嵌结构材料之间。该产品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并且在产品发生漏气时不会导致膜材鼓起、导热系数升高等现象,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内嵌结构真空绝热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蜂窝内嵌结构真空绝热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性问题,开源节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高能耗已成为恶化生态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玻璃棉、岩棉、陶瓷纤维等无机材料和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有机材料被广泛用作为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保温材料。目前传统保温材料存在的问题是,保温性能低下,不能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规划需求。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VIP)利用真空实现无对流空气,使其成为目前保温性能最优异的保温材料。
Chen等人在文章《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acuum insulationpanels with super-stratified glass fiber core material》中阐明,采用干法工艺制备的VIP可以有效地降低导热系数并节约成本,但干法芯材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发明专利“真空绝热板”(201410715032.X)提出了上下表面不同膜材复合的真空绝热板,芯材为玻璃纤维,该结构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结构优化防止热桥现象发生。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真空绝热板的保温隔热板”(201510010451.8)提出了多孔泡沫复合真空绝热板,该结构的特点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VIP的机械强度。但目前大部分VIP存在的问题是一旦膜材发生漏气,VIP整体结构会发生鼓起,与此同时,采用纤维作为芯材致使VIP的整体强度不够,限制了真空绝热板在很多领域的应用。
针对目前VIP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蜂窝内嵌结构真空绝热板,该材料以蜂窝内嵌结构内部安放内置真空绝热板为芯材,蜂窝胞元内部填充纤维、颗粒或者它们的混合物。该结构的优点是使得VIP的整体强度提高,发生漏气时产品不会发生鼓起。通过对结构的优化,可以扩大VIP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真空绝热板漏气鼓起问题,有效提高真空绝热板的强度,同时尽可能降低导热系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蜂窝内嵌结构真空绝热板,包括蜂窝结构材料、内嵌材料、内置真空绝热板、高阻隔薄膜袋和吸气剂;蜂窝结构材料为拓扑多边型蜂窝型胞元结构;内嵌材料由纤维、颗粒或纤维与颗粒混合材料复合而成,并内嵌于蜂窝胞元中;内置真空绝热板处于蜂窝结构材料内部,四周被蜂窝结构包裹;高阻隔薄膜袋为外部封装材料将蜂窝内嵌结构包裹其中并抽真空,吸气剂处于高阻隔薄膜袋与蜂窝内嵌结构材料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蜂窝结构为芳纶纸蜂窝、玻璃纤维蜂窝中得任一种,蜂窝胞元结构可以是圆形、矩形、六边形或异形结构,蜂窝结构材料得重量比占整个复合材料的5-50wt%。
作为改进,所述内嵌材料为纤维与颗粒混合材料时,纤维含量为70-99.5wt%,颗粒含量为0.5-30wt%;纤维为玻璃纤维、陶瓷纤维、岩棉纤维、矿物纤维中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结构;颗粒包含1-25wt%骨架颗粒、0.5-10.8wt%散光粉和2.0-6.5wt%遮光粉;骨架颗粒为微硅粉、二氧化硅粉末中至少一种;散光粉为钛白粉、氧化铁、氧化铝、碳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结构,遮光粉为分子量为35000-50000的聚氯乙烯颗粒。
作为改进,所述散光粉为钛白粉和氧化铁的组合物,其中氧化铁和钛白粉的质量比为(1~3):(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黑板刷
- 下一篇:一种全悬挂扭曲舵叶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