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5319.5 | 申请日: | 200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巴顿·约翰·凯尼恩;勒妮·弗朗西斯·多尔蒂;恩里科·布兰比拉;菲利普·罗德尼·夸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A61M16/08;F04D25/06;F04D17/16;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钟锦舜 |
| 地址: | 澳大利亚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装置。产生加压可呼吸气流的流体发生器包括:圆柱形壳体;支撑在壳体中的马达,马达具有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轴杆,所述轴杆与所述马达的轴线大致重合;第一叶轮,其连接到所述轴杆的第一端;第二叶轮,其连接到所述轴杆的第二端;以及定子,其从所述第一叶轮折返朝向所述马达轴线引导空气流,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邻近所述轴杆的第一端的入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叶轮之间的至少一个出口,并且入口轴线与所述马达轴线大致重合,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具有与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周边大致相切的出口轴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向患者输送加压可呼吸气流的装置,包括流体发生器、外壳、电源、至少一个输送管路以及患者接口。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10403961.0、申请日为2009年2月1日、发明名称为“呼吸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为201710403961.0的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466771.X、申请日为2009年2月1日、发明名称为“呼吸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为201410466771.X的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0910126785.6、申请日为2009年2月1日、发明名称为“呼吸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月3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61/024,99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引用合并
WO 2008/028247 A1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患者输送加压可呼吸气流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SBD)。对于那些患有OSA的人来说,当他们睡觉时,在他们咽喉和气道中的柔软组织放松和塌陷,因而阻挡住气道并阻止气流到达肺部。这种呼吸停止,即呼吸暂停,可以持续长达一分钟直到血氧水平达到临界点,在临界点时患者被唤醒并且他们的气道重新打开。大多数OSA经历者并不记得这些唤醒过程,但是每次唤醒都让患者的心脏额外疲劳并破坏了他们的睡眠质量。
OSA的治疗可以包括持续气道正压(CPAP)。CPAP涉及戴有向到患者的气道输送正压的护鼻或面罩的患者。护鼻或面罩起到了气动夹板的作用,并保持患者的气道打开以防止呼吸暂停。
用于CPAP疗法的典型呼吸装置包括流体发生器,流体发生器包括例如向患者接口产生加压可呼吸气流如空气的鼓风机,患者接口被配置为以与患者的面部密封接合的方式由患者配戴。例如,患者接口可以是鼻罩、全面罩或鼻枕。流体发生器和患者接口可以由将气流输送到患者接口的管子相连接。
用于CPAP疗法的典型呼吸装置具有几个缺点。患者接口和管子往往是笨重的,并且管子可能会很长,例如大约2m至3m长。用于保持患者接口与患者面部接触的头带也可能太过笨重和/或复杂以至于难以正确地穿戴和/或进行调整。这些因素会使得患者不愿意开始CPAP疗法。这些因素也会使得患者很难找到舒适的睡眠位置。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改变位置,而管子会向患者接口施加力即管拉力,该力会破坏患者接口和患者面部之间的密封。这会导致患者接口中出现泄漏,其会降低疗效。从患者接口的泄漏还会刺激到患者或患者的睡眠同伴,因而进一步损害患者的睡眠质量。
使用典型CPAP装置用于治疗的患者还会发现带着装置外出很难。流体发生器、管子和面罩可能难以打包在行李箱中,并且也会占用行李箱中的许多空间。患者还会发现离家使用装置是很困难的,这是由于流体发生器典型地包括电源线,电源线必须接入到例如AC墙壁插座的电源上,而电源在患者访问的地点有可能是不可使用或无法获得的。
发明内容
一个方案涉及通过将CPAP系统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合并成单个可佩戴设备的设备来增强治疗输送。例如,面罩和流体发生器可以被整合到患者佩戴的面罩系统中。流体发生器可以被合并到配置为支撑面罩的头带中。与现有CPAP系统相比这个方案提供了若干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未经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