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2708.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4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新;陆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一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G01B5/0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庄博强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变 检测 落锤 高度 测量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测量装置,涉及高应变检测技术领域。在重锤侧壁设置拨杆,拨杆上方设置拨片,拨片连接有测距组件,测距组件通过滑动组件实现竖直方向上的滑动安装且可在到达所需高度后自行锁止,从而在重锤上行时,拨杆可带动拨片上行,此后即可对测距组件进行测距,无需工作人员置于重锤下方,因此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应变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高应变检测是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实验时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
相关技术中高应变检测装置参照图7所示,其包括放置在地基11上的支架12,地基11内预埋有桩体13,支架12中部通过滑块及滑轨滑动连接有重锤1,重锤1位于桩体13上方,重锤1上方通过起吊机及脱钩器实现竖直方向的升降。其使用时,利用起吊机配合脱钩器将重锤1抬起,到达所需高度后,利用脱钩器实现重锤1的分离,从而实现重锤1冲击桩体13的顶部,以对桩体13进行检测。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操作人员不易对重锤1相对于桩体13的高度进行测量,若站立在重锤1与桩体13之间,存在重锤1失控下坠的风险,安全隐患较大,故有待改善。
申请内容
为了便捷且安全的进行重锤高度的检测,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测量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测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测量装置,包括重锤及位于重锤侧方的支杆,所述支杆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套、棘轮及棘爪,所述滑套套设在支杆外侧,所述棘轮转动连接在滑套内侧壁,所述支杆外侧壁设有齿条,所述棘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棘爪位于棘轮上方且与滑套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棘爪远离其与滑套相连的一端抵接在棘轮外侧壁上;
所述滑套连接有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测距块,所述测距块与滑套相连,所述测距块侧壁设有拨片,所述重锤侧壁设有拨杆,所述拨杆抵接在拨片下方,所述测距块底壁与重锤底壁位于同一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重锤需要逐级提升至不同高度,在重锤通过起吊机等设备进行竖直方向提升时,拨杆将带动拨片上行,从而带动测距块同步上行,利用测距块底壁与重锤底壁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特点,可直接对测距块底壁进行高度测量即可推算重锤的高度,无需操作人员位于重锤下方进行测量,安全系数更高。
此外,在测距块随重锤上升至所需高度的过程中,滑套随之上升,棘轮相对于齿条向上滚动,棘爪的端部拨过棘轮的若干卡槽,当重锤停止上升后,棘爪的端部抵接至棘轮相应位置的卡槽处,此后即可实现棘轮的锁止,棘轮不会自行相对于齿条向下滚动,此后重锤依旧可完成自由下落的动作以进行高应变检测,而滑套依旧可保持当前高度,从而更便于在实验结束后对重锤的高度进行测量,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可选的,所述滑套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外侧壁与支杆外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小滑套内侧壁与支杆外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滑套在支杆外侧滑动过程中阻力更小,滑动过程中发生卡滞的概率更低。
可选的,所述支杆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槽,所述滚轮端部插设至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对滚轮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滑套进行辅助限位,使得滑套与支杆的位置关系更稳定,进而可使得棘轮与齿条的啮合状态更稳定,不易发生脱齿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滑套内壁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油槽体,所述储油槽体内部设有液态的润滑剂,所述棘轮的底端伸至储油槽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一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一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