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2606.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赵益忠;梅明霞;马丁;王冰;许霞;衣春霞;武明鸣;王勇;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1/03 | 分类号: | E21B31/03;E21B37/06;E21B41/00;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负压返排 一体化 工艺 管柱 使用方法 | ||
1.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包括负压机构、射流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的上端与负压机构的下端连接;
所述负压机构外部套装顶部封隔器,所述射流机构外部套装至少两个位于不同层高的射流解堵分段封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解堵发生装置、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
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且负压解堵发生装置底部具有一个上小下大的锥形口;
所述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为筒形结构,在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内腔底部开设互不干涉的径向通道和轴向通道,并且在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内腔底部开设有与径向通道连通的底部边缘孔、底部中心孔;
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装入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内,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的锥形口连接在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内腔底部并且与轴向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与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之间构成外环空通道,该环空通道通过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底部边缘孔与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径向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底部中心孔安装负压嘴,所述负压嘴向上伸入负压解堵发生装置的锥形口内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内环空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包括涡流装置、射流解堵装置;
所述射流解堵装置为一管状结构,射流解堵装置下端口封堵,射流解堵装置上端口通过中心管连接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并与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的轴向通道连通,所述射流解堵装置均匀布设径向贯通的射流孔;
所述涡流装置设置在射流解堵装置内部,并与射流孔所处的高度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装置包括中轴转杆、螺旋叶片、轴承;
所述中轴转杆外壁安装螺旋叶片,中轴转杆的两端安装轴承;
所述轴承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射流解堵装置内壁,所述支架开设轴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解堵发生装置与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之间构成的外环空通道作为负压返排泵入流体进液通道,所述负压嘴与负压解堵发生装置的锥形口之间构成的内环空通道作为负压解堵返排通道,所述负压嘴内部通道作为负压返排泵入流体返液通道。
8.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工具座封的步骤:通过油管将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下至设计位置;射流解堵分段封隔器进入原井滤砂管,将原井滤砂管均匀分段,继续下压悬重40-50kN,顶部封隔器上的座封机构剪切座封销钉,座封顶部封隔器;
射流解堵施工的步骤:通过油管,泵入酸液或者解聚剂,顶部封隔器已经座封,密封油套环空,液体经过负压解堵返排通道,通过中心管,进入下端射流解堵管柱,涡流装置固定在轴承,液流经过中心管时带动涡流装置旋转,涡流装置旋转使得酸液或者解聚剂在射流解堵管柱里均匀分布,射流解堵分段封隔器将原井滤砂管均匀分段;酸液或者解聚剂通过射流解堵装置对原井滤砂管进行分段均匀解堵;射流解堵分段封隔器和涡流装置实现了酸液或者解聚剂在原井滤砂管里的均匀分布,大幅度提高了解堵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负压返排施工的步骤:按照设计停泵反应后,通过套管泵入液体或者气液混合流体,液体流经负压返排泵入流体进液通道,经过负压返排液流转换装置转换进入负压返排泵入流体返液通道,流体高速通过负压解堵发生装置对负压解堵返排通道产生负压,对下部油层进行负压返排,射流解堵分段封隔器将原井滤砂管进行均匀分段,液体流经中心管时带动涡流装置旋转,涡流装置旋转使得全井段筛管均匀排液;通过调节每分钟泵入液体或者气液混合流体的流量来调节负压解堵发生装置产生的附加压差;
起管柱施工的步骤:缓慢上提顶部封隔器,胶筒慢慢回缩,顶部封隔器解封,继续上提,即可起出射流解堵及负压返排一体化工艺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6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