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2424.3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9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英;曾明剑;孙泓川;陈启智;沈阳;王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英;曾明剑;孙泓川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3/9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数值 模式 雷达 短临外推 预报 方法 | ||
1.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一定时刻历史模式数据和雷达回波组网数据,并将数值模式结果插值到相应的网格点上;
S2:使用算法,通过提取相邻时刻雷达回波数据,计算光流场;
S3:计算数值模式数据中850hPa至500hPa平均风场;
S4:以光流场为基准,在光流场存在缺失的格点中,使用数值模式的平均风场作为填充,在二者交界处,使用模糊融合的方式,生成融合风场;
S5:依托步骤4计算出来的无旋风进行0-2小时分段线性外推,生成动力约束短临外推预报结果;
S6:构建热力预报因子和雷达回波概率密度分布间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本样例选取的是114-122°E,29-37°N,空间分辨率为1km的雷达组网数据,数值模式选取的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PWAF模式预报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选取多尺度光流法,计算相邻6分钟的二维光流矢量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以光流场为基准,将模式平均风场调整至和光流场相同的风速单位上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首先将PWAF 3km空间分辨率和1hr时间分辨率的预报结果插值到雷达回波网格点和对应时刻上去,再提取850hPa至500hPa之间的平均风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通过模糊融合的方式,以光流场和模式风场之间的风速差异为基准,统计风速差异大于0.3像素/6分钟的格点,并标记为1,对生成的标记格点做高斯模糊,生成权重矩阵,以此权重矩阵为基础,将模式风场乘以该权重矩阵,光流场乘以1减去该权重矩阵,并将二者相加,生成融合后的风场,进一步通过计算流函数、势函数的方式计算无旋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计算方法为半拉格朗日法,对回波进行光流外推,每次外推分为4段分段进行线性外推,实现0-2小时短临预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合数值模式的雷达短临外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通过构建SVM、随机森林、Adaboost和多元回归共4种模型,寻找不同热力因子和雷达回波分布频率间关系,通过统计气象局PWAF模式预报结果提供的雷暴和强对流天气发生概率和雷达回波大于0.1dBz、10dBz、20dBz、30dBz、40dBz、50dBz格点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对未来回波概率分步进行预报,并通过频率匹配的方式将预报的雷达回波进行修正,提高预报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英;曾明剑;孙泓川,未经吴海英;曾明剑;孙泓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4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白芍切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胶囊机用可控液位的自动输料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