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RP型材拼合截面-UHPC组合梁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1719.9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狄谨;陆由付;周绪红;夏建平;亓珂;赵永峰;徐梁晋;左小娟;秦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rp 拼合 截面 uhpc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型材拼合截面‑UHPC组合梁,包括FRP拼合构件和UHPC构件。所述的FRP拼合构件位于组合梁下部,包括T形FRP拉挤型材、FRP层压板、螺栓和树脂。所述T形FRP拉挤型材贯穿整根梁,两个T形FRP拉挤型材腹板相对形成工字,FRP层压板设置在FRP工字梁腹板两侧,采用螺栓与树脂在厚度方向进行连接,拼合成工字梁。所述UHPC构件为混凝土实体单元,位于组合梁上部。本发明采用拼合工字形FRP‑UHPC组合梁显著减轻了结构的自重,提高了FRP拉挤型材梁的抗剪强度,解决了传统FRP拉挤型材梁因生产工艺问题导致的抗弯刚度不足的难题,更充分发挥了FRP‑UHPC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有效避免了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开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结构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RP型材拼合截面-UHPC组合梁。
背景技术
FRP是一种新型有机材料,具有自重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使其在用于建设组合梁桥时,能够应对恶劣气候、工期紧迫等困难。FRP的拉挤工艺使纵向纤维充分拉直且含量高,在纵向获得极高强度,生产效率高,质量控制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但是,因拉挤工艺限制,目前所生产的FRP拉挤型材尺寸较小,想要直接将FRP拉挤型材梁用于桥梁工程中,刚度还远远不够。并且FRP拉挤型材纤维单向布置使其纵向抗剪强度低,纵向弯曲应力远未达到极限前就已发生腹板脆性剪坏,制约了FRP拉挤型材梁的工程应用。因此,提高其抗弯刚度和纵向受剪性能成为FRP拉挤型材梁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而且将FRP与钢材或混凝土等传统材料组合形成组合构件或结构用于桥梁建设,更能使不同材料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使结构得到优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FRP-混凝土组合梁由于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收缩徐变明显等缺点,混凝土构件在外荷载及约束荷载作用下易开裂,常规构造措施如加厚混凝土厚度、增加配筋率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交通荷载流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大跨度桥梁的高速发展,要求现代混凝土材料具备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久性等力学性能,一种添加了钢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抗压强度在150MPa以上,是具有超高韧性、超长耐久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UHPC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且形成了相关桥梁结构设计规范。
我国对FRP和UHPC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及试验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关键核心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尚未形成系统的、可操作化的理论知识体系,致使其在组合结构梁桥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在组合梁桥设计和施工方面特有的优势。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将FRP和UHPC有效结合的组合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RP型材拼合截面-UHPC组合梁。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FRP型材拼合截面-UHPC组合梁,包括T形FRP拉挤型材Ⅰ、FRP层压板、若干腹板螺栓、树脂、UHPC构件和T形FRP拉挤型材Ⅱ。
所述T形FRP拉挤型材Ⅰ和T形FRP拉挤型材Ⅱ的截面均呈T形,T形FRP拉挤型材Ⅰ包括腹板Ⅰ和翼缘Ⅰ,T形FRP拉挤型材Ⅱ包括腹板Ⅱ和翼缘Ⅱ。
所述T形FRP拉挤型材Ⅰ位于T形FRP拉挤型材Ⅱ的正上方,翼缘Ⅰ与翼缘Ⅱ平行,翼缘Ⅰ的下表面垂直连接有腹板Ⅰ,翼缘Ⅱ的上表面垂直连接有腹板Ⅰ。所述腹板Ⅰ和腹板Ⅱ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记为平面S,腹板Ⅰ和腹板Ⅱ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腹板Ⅰ、腹板Ⅱ和FRP层压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两块FRP层压板分别设置到平面S的两侧。若干所述腹板螺栓穿过两块FRP层压板的通孔和腹板Ⅰ的通孔,若干所述腹板螺栓穿过两块FRP层压板的通孔和腹板Ⅱ的通孔,每个腹板螺栓旋入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