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1345.0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龙凤全;吕杉;龙云;王亚彬;巫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全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1D22/00;E02B3/12;E02D17/20;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周丹妮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砼浅层 缺陷 修复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锚杆(1),所述修复锚杆(1)的外端还设有限制模板(11)的上垫板(2)和锁紧模板(11)的锁紧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上还安装有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两两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共同绑扎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均至少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上还设有限制X向补强钢筋(4)或Y向补强钢筋(5)的下垫板(6);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1)上设有螺纹,且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均与修复锚杆(1)螺纹配合。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修复结构,包括修复槽(10)和自修复槽(10)向下延伸的建筑基体(7),所述修复槽(10)槽底钻设有植筋孔(8),修复锚杆(1)下端植入植筋孔(8);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槽(10)槽壁和植筋孔(8)孔壁上均涂刷有加固结构胶(9)。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清理缺陷部位;植入修复锚杆(1);在修复锚杆(1)上安装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固定带有注浆孔的模板(11);向缺陷部位注入浆料;拆除模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缺陷部位的清理前在缺陷部位钻有用于植入修复锚杆(1)的植筋孔(8);进一步的,缺陷部位的清理包括对植筋孔(8)的清理;进一步的,缺陷部位的清理采用人工或机械用清水清洗,并通过风机吹干或风干;进一步的,缺陷部位清理完毕后刷涂加固结构胶(9);进一步的,加固结构胶(9)凝固的时间大于注入到缺陷部位内的浆料的凝固时间,且不超过1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到缺陷部位的浆料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一个原建筑基体(7)的强度等级;进一步的,植入修复锚杆(1)前将修复锚杆(1)高出原砼面的部分人工或机械剪除,且修复锚杆(1)的剪除部分为修复锚杆(1)的植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11)在安装时,模板(11)内侧面抵紧在下垫板(6)上,并通过拧紧锁紧帽(3)使模板(11)固定;进一步的,模板(11)在安装时,模板(11)的四周超出缺陷部位边缘的长度不小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锚杆(1)与缺陷部位边缘之间的净距离不大于50mm,且相邻两个修复锚杆(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全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全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3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料用益生菌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通信回路的自适应动态调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