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及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1048.6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强;王信宇;任阳明;王阳;张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67;G06N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郑丽红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腔光频梳 并行 光学 神经网络 系统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窄线宽激光器(1)、微腔光孤子光频梳单元(2)、光学布拉格光栅(3)、光学放大器(4)、波分多路复用模块(5)、第一调制器(6)和光学神经网络单元(7);
所述窄线宽激光器(1)用于提供微腔光孤子光频梳产生的泵浦光源;
所述微腔光孤子光频梳单元(2)包括依次设置的偏振控制器(21)、环形器(22)和微环谐振腔(23),用于提供微腔光孤子光频梳光源;
所述光学布拉格光栅(3)用于过滤微腔光孤子光频梳的泵浦光成分与辅助光;
所述光学放大器(4)用于放大微腔光孤子光频梳;
所述波分多路复用模块(5)用于对微腔光孤子光频梳进行分光,将微腔单孤子光频梳波长进行分离;
所述第一调制器(6)用于加载待识别信号;
所述光学神经网络单元(7)用于对待识别信号进行识别,并输出识别后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神经网络单元(7)包括光学神经网络线性结构和光学神经网络非线性结构,所述光学神经网络非线性结构包括可编程电源(71)、第二调制器(72)、FPGA控制模块(73)和探测模块(74);所述可编程电源(71)用于驱动第二调制器(72),调节光学神经网络线性结构的矩阵,使其满足识别的要求;所述第二调制器(72)根据探测模块(74)的探测功率调整投射率;所述探测模块(74)用于对光学神经网络单元(7)的输出结果进行测量;所述FPGA控制模块(73)用于控制非线性型函数类型,通过读取探测模块(74)的功率得到识别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器(72)为铌酸锂调制器或硅基铌酸锂调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74)为普通商用光学探测器或CCD。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窄线宽激光器(1)为半导体窄线宽激光器或光纤型窄线宽激光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多路复用模块(5)为商用光学型或者半导体型波分复用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器(6)为铌酸锂调制器或硅基铌酸锂调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放大器(4)为半导体型或者光纤型光学放大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微腔光频梳的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光孤子光频梳单元(2)为50G重复频率或100G重复频率的微腔光孤子光频梳单元。
10.基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并行光学神经网络系统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节窄线宽激光器的波长,微腔光孤子光频梳单元产生微腔光孤子光频梳;
步骤二、光学布拉格光栅过滤微腔光孤子光频梳的泵浦光成分与辅助光,光学放大器对微腔光孤子光频梳进行放大,波分多路复用模块对微腔光孤子光频梳进行分光;
步骤三、第一调制器加载待识别信号;
步骤四、光学神经网络单元对待识别信号进行处理,并将识别后的信号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0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车棚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折叠式消防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