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0482.2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艾东;陈蕾;韩莹;武其文;叶超;刘实;薛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1/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21116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医学 呼吸 支持 用气道 通畅 | ||
1.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气道内痰液导出的管体组件(1),安装在所述管体组件(1)的一端用于向气道内注射药物的加药组件(2),以及安装在所述管体组件(1)的一端且在所述加药组件(2)的后方用于收集导出的痰液并为痰液的导出提供负压环境的吸附组件(3);
所述管体组件(1)包括吸附管(11)、充气球囊(12),所述吸附管(11)的外侧且靠近一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充气球囊(12),所述吸附管(11)为三腔导管且最外层的空腔连通两个所述充气球囊(12),所述吸附管(11)的靠近所述充气球囊(12)的一端设置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与所述吸附管(11)中间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吸附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14),所述第一接头(14)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接头(15),所述第二接头(15)的后方设置有第三接头(16),所述第一接头(14)与所述吸附管(11)中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头(15)与所述吸附管(11)最内侧的空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头(16)与所述吸附管(11)最外侧的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头(14)上设置有所述加药组件(2);
所述加药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头(21)、第一塑料软管(22),所述第一连接头(21)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14)上,所述第一连接头(21)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一塑料软管(22),所述第一塑料软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注射器(23),所述第二接头(15)上安装有所述吸附组件(3);
所述吸附组件(3)包括第二塑料软管(31)、负压瓶(32),所述第二接头(15)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塑料软管(31),所述第二塑料软管(31)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负压瓶(32),所述负压瓶(32)与所述第二塑料软管(31)过盈配合;
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接头(16)用于为所述充气球囊(12)打气的充气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包括第二连接头(41)、第三塑料软管(42),所述第三接头(16)上安装有所述第二连接头(41),所述第二连接头(41)与所述第三接头(1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41)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41)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的另一端安装有气压表(43),所述气压表(43)与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过盈配合,所述气压表(43)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注射器(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包括第二连接头(41)、第三塑料软管(42),所述第三接头(16)上安装有所述第二连接头(41),所述第二连接头(41)与所述第三接头(1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41)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41)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的另一端安装有气压表(43),所述气压表(43)与所述第三塑料软管(42)过盈配合,所述气压表(43)的下方安装有气囊(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球囊(12)与所述吸附管(1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接头(14)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1)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软管(22)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1)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4)、所述第二接头(15)、所述第三接头(16)均与所述吸附管(11)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器(23)与所述第一塑料软管(22)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04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甲基氯苄的纯度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老年病人用多功能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