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9630.9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唐仙;张明明;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孟学英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能量 传输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给负载提供能量,包括:发射级、耦合线圈、整流桥和稳压输出单元相级联组成;
所述稳压输出单元用于当实际负载的值小于或大于最优负载的值时,将实际负载的值增大或减小使其等于最优负载的值,将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电压转换为目标的直流输出电压;
所述最优负载是使所述耦合线圈的耦合效率最优的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输出单元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降压型稳压器或升压型稳压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线圈的耦合效率是:
α=2π*fres*C2*RL
其中,ηlink为耦合线圈的耦合效率,k为耦合线圈的耦合系数,QL1为耦合电感L1的品质因数,QL2为耦合电感L2的品质因数,C2为接收边电容的电容值,fres为耦合线圈的共振频率,RL为负载电阻,耦合电感L1和耦合电感L2组成耦合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最优负载:
RL,opt=QL1/sqrt(1+X)/(2π*fres*C2)
X=k2QL1QL2
其中,RL,opt为最优负载,sqrt为平方根函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负载的值提升了(Vrec/Vbuck)2倍将所述实际负载转换为所述最优负载:
Pout=Pin*ηbuck≈Pin
其中,Pout为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出功率,Pin为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功率,ηbuck为稳压输出单元的效率,Vrec为整流桥的输出电压,Vbuck为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Req_buck为稳压输出单元的等效阻抗,RL为稳压输出单元的实际负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负载的值降低了倍将所述实际负载的转换为所述最优负载:
Pout=Pin*ηboost
其中,ηboost为稳压输出单元的效率,Req_boost为整个稳压输出单元的等效电阻,Vboost为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线圈的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分别采用串联电容、并联电容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线圈的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分别采用串联电容、串联电容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由二极管组成或用MOS管交叉形式组成、或有源整流电路组成。
10.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进行无线能量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6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