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9491.X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汪根;张见平;许波;胡松;吴俊保;冯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信息显示材料(黄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 地址: | 245400 安徽省黄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镀膜 玻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玻璃由玻璃基片及依次溅镀在其表面的Si3N4层、MgF2层、Bi2Te3/TIN复合层、ITO层;其中,Si3N4层厚度为15~35nm,MgF2层厚度为10~30m、Bi2Te3/TIN复合层厚度为10~30nm、ITO层厚度为30~6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Si3N4层厚度为2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MgF2层厚度为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Bi2Te3/TIN层厚度为2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层厚度为45nm。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镀膜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表面处理:将玻璃基片放于处理液中,超声处理20min,清水冲洗2~3次,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洗涤10min,80℃表面干燥,即得处理后玻璃基片;
S2:磁控溅射Si3N4层:将S1处理后玻璃基片放置于射频磁控溅射装置内,抽真空至本底真空度为1×10-5~3×10-4Pa,以Si3N4为靶材,再以35~70ml/min气流量通入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氮气和氩气的体积比为1:(7.5~10),调节工作气压为0.5~1.2Pa,并控制玻璃基片温度为250~400℃、溅射功率为140~200W,形成Si3N4介质阻挡层;
S3:磁控溅射MgF2层:将S2处理后玻璃基片放置于射频磁控溅射装置内,抽真空至本底真空度为1×10-5~3×10-4Pa,以MgF2为靶材,再以35~70ml/min气流量通入纯度≥99.9%的氩气,调节工作气压为0.5~1.2Pa,并控制玻璃基片温度为250~400℃、溅射功率为140~200W,形成MgF2减反增透层;
S4:磁控溅射Bi2Te3/TIN复合层:
a.制备复合靶材:将相同直径的Bi2Te3靶材和TIN靶材分别切割成10等分的均一规格扇形,取N份扇形Bi2Te3靶材,其中N取1、2、3、4、5,并与10-N份扇形TIN靶材拼接成Bi2Te3/TIN复合靶材;
b.将S3处理后玻璃基片放置于射频磁控溅射装置内,抽真空至本底真空度为1×10-5~3×10-4Pa,以Bi2Te3/TIN复合靶材为靶材,再以35~70ml/min气流量通入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氮气和氩气的体积比为1:(8~13),调节工作气压为1.2~1.8Pa,并控制玻璃基片温度为250~400℃、溅射功率为120~180W,形成Bi2Te3/TIN复合导电层;
S5:磁控溅射ITO层:将S4处理后玻璃基片放置于射频磁控溅射装置内,抽真空至本底真空度为1×10-5~3×10-4Pa,以ITO为靶材,再以35~70ml/min气流量通入纯度≥99.9%的氩气,调节工作气压为1.2~1.8Pa,并控制玻璃基片温度为250~400℃、溅射功率为80~140W,形成ITO导电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镀膜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5~2%、植酸钠1~3%、碳酸钠3~7%、氢氧化钠2~4%、余量为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信息显示材料(黄山)有限公司,未经凯盛信息显示材料(黄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4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