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38923.5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俞杭科;傅伟;黄建杨;许雷宁;周博;刘康;王浩文;何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64 | 分类号: | H01R4/64;H01R4/28;H01R11/14;H01R13/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刘竹青 |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装置,包括绝缘操作棒、设于绝缘操作棒端部以用于夹紧电缆的接电线夹以及用于接地的接地线夹,接地线夹与接电线夹电连接,绝缘操作棒的端部设有验电器,接电线夹与验电器可拆卸连接,验电器的外侧设有放电棒,绝缘操作棒内设有放电电阻和用于连接接地导线的放电接口,放电电阻和放电接口与验电器和放电棒电连接。本发明中的接地装置可先通过验电器对电缆是否断电或电缆上是否有剩余电荷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放电棒对电缆上的剩余电荷进行放电,以防止因电缆上的剩余电荷原因导致接电线夹在安装到电缆上时产生火花,提高操作过程的安装性,保护工作人员免遭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线路在进行检修前,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停电检修时,为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要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缆线路接装接地装置,使得电缆接地,使工作地点处于“低电位”的保护之中,防止意外来电所产生的危险电压和电弧,保护工作人员免遭触电伤害。但是,在接装接地装置时,电缆上的剩余电荷和感应电荷,容易造成接地装置和电缆之间产生火花,较为危险且难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接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地装置,包括绝缘操作棒、设于绝缘操作棒端部以用于夹紧电缆的接电线夹以及用于接地的接地线夹,接地线夹与接电线夹电连接,绝缘操作棒的端部设有验电器,接电线夹与验电器可拆卸连接,验电器的外侧设有放电棒,绝缘操作棒内设有放电电阻和用于连接接地导线的放电接口,放电电阻和放电接口与验电器和放电棒电连接,验电器的底部设有安装槽,绝缘操作棒的端部与安装槽插接。
在上述一种接地装置中,绝缘操作棒内还设有与放电棒电连接的报警器,报警器在放电棒放电过程中发出警报。
在上述一种接地装置中,报警器包括穿过绝缘操作棒外壁的报警指示灯和蜂鸣模块,报警器发出警报时,蜂鸣模块发出蜂鸣同时报警指示灯发光。
在上述一种接地装置中,报警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报警指示灯和蜂鸣模块是否正常工作的检测按钮,检测按钮凸出于绝缘操作棒的外表面设置。
在上述一种接地装置中,验电器包括本体和验电头,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接电线夹的螺纹孔以及位于螺纹孔下部的容纳槽,验电头转动连接在容纳槽内,验电头通过转动以伸出或缩回容纳槽,以使验电器在验电状态和停机状态之间切换,验电器处于停机状态时,接电线夹安装在螺纹孔上。
在上述一种接地装置中,放电棒铰接在验电器的本体外侧壁上。
在上述一种接地装置中,放电棒设有两个,两个放电棒对称设于验电器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接地装置可先通过验电器对电缆是否断电或电缆上是否有剩余电荷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放电棒对电缆上的剩余电荷进行放电,以防止因电缆上的剩余电荷原因导致接电线夹在安装到电缆上时产生火花,提高操作过程的安装性,保护工作人员免遭伤害。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验电器处于验电状态时接地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验电器处于停机状态时接地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绝缘操作棒;2、接电线夹;3、接地线夹;4、验电器;41、本体;411、容纳槽;412、螺纹孔;42、验电头;5、放电棒;6、报警器;61、蜂鸣模块;62、报警指示灯;63、检测按钮;7、放电电阻;8、放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因重组细胞穿膜肽RTP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车顶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