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8673.5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党;袁长发;余长孔;杨兴龙;陶平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1C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挖孔桩孔内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包括有固定设置在人工挖孔桩孔底上方的盖板,盖板中部设置有1个缺口,缺口处设置有格栅状防护钢板,格栅状防护钢板的背端与盖板转动连接,格栅状防护钢板的底面支撑在盖板上,盖板上方的人工挖孔桩孔壁上固定有滑轮,滑轮上绕制有绳索,绳索一端与格栅状防护钢板的头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上的通孔后伸入至其下方的人工挖孔桩内。该防护装置可以避免物体掉落至孔底后,造成孔底作业人员伤亡,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孔底作业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采用人工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的一种施工工艺,用于桩直径800㎜以上,无水或渗水量较小的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风化岩地层。由于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高,成桩质量好而应用较为广泛。对于施工场地狭小,桩机无法作业的大直径桩基施工,人工挖孔桩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人工挖孔桩为有限空间作业,在挖孔或扩底时往往因施工不当,造成孔壁土层坍方而导致孔下作业人员伤亡。为了避免出现该现象,人工挖孔过程中,会同步施作现浇混凝土护壁,该现浇混凝土护壁为倒圆台形结构;或者挖孔的过程中,采用喷射钢筋混凝土护壁进行防护。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孔壁土层塌方。
虽然现有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孔壁土层塌方,但是由于人工挖孔桩一般比较深,且内部空间狭窄,因地面物体掉落到孔内、吊斗内土体掉落、吊斗卡环失效或吊斗钢丝绳断裂导致吊斗掉落到孔底而造成孔底作业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可以避免物体掉落至孔底后,造成孔底作业人员伤亡,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孔底作业人员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包括有固定设置在人工挖孔桩孔底上方的盖板,盖板中部设置有1个缺口,缺口处设置有格栅状防护钢板,格栅状防护钢板的背端与盖板转动连接,格栅状防护钢板的底面支撑在盖板上,格栅状防护钢板背端后部正上方的人工挖孔桩孔壁上固定有滑轮,滑轮上绕制有绳索,绳索一端与格栅状防护钢板的头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上的通孔后伸入至其下方的人工挖孔桩内。
前述的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中,所述盖板包括有2块对称且紧挨人工挖孔桩孔壁设置的月牙状防护钢板,2块月牙状防护钢板之间设置有2块对称且紧挨人工挖孔桩孔壁设置的连接防护钢板,2块月牙状防护钢板以及2块连接防护钢板之间形成1个方框形缺口。
前述的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中,所述格栅状防护钢板的背端与其中一块月牙状防护钢板转动连接,2连接防护钢板的方框形缺口处为台阶形结构,格栅状防护钢板左、右两端底面支撑在连接防护钢板台阶形结构的台阶面上。
前述的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中,所述连接防护钢板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层。
前述的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中,所述格栅状防护钢板设置数量为2块,且对称设置,每块格栅状防护钢板头端设有吊索穿过缺口。
前述的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中,所述格栅状防护钢板背端上方的人工挖孔桩孔壁上固定有向孔内伸出的限位杆,限位杆在孔内伸出的长度大于人工挖孔桩孔壁至格栅状防护钢板转动连接端的距离。
前述的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中,所述限位杆的设置数量为多根,其中一根限位杆的侧面设置有滑轮。
前述的人工挖孔桩孔内防护装置中,当人工挖孔桩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时,月牙状防护钢板以及连接防护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孔底上方的现浇混凝土护壁的顶面上;当人工挖孔桩采用喷射混凝土护壁时,月牙状防护钢板以及连接防护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预埋固定钢板上,喷射混凝土护壁设置有多层预埋固定钢板,每层预埋固定钢板由多块环形阵列分布的预埋固定钢板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