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8525.3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余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汶龙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0/06;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551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取固态状待检测食品,并倒入钵体中,利用钵头捣杵的方式,对所述固态状食品进行初步的捣碎处理,得到小块状或小颗粒状的食品料;将所述的小块状或小颗粒状的食品料添加至预处理一体机中,进行食品料在检测前的预处理操作,得到冲剂溶液;将所述的冲剂溶液利用移液器均分至多个带有旋帽的储瓶中,并统一放入气相色谱仪中;利用所述的气相色谱仪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检测,该食品检测方法所使用的预处理一体机,可以全自动的依次对食品进行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食物是通常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或水构成,能够藉进食或是饮用为人类或者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如何提高食品质量,减少食物中有害物质残留,保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是当前食品生产及加工行业的重要任务。
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里,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自身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国家食品安全监督部门,都会不定期的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待检测的食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以便于后续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而现有针对食品的预处理,通常在实验室中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操作,例如食品的研磨成粉、稀释以及拌和等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食品检测的进度造成影响,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食品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检测方法,该食品检测方法所使用的预处理一体机,可以全自动的依次对食品进行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省时省力。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固态状待检测食品,并倒入钵体中,利用钵头捣杵的方式,对所述固态状食品进行初步的捣碎处理,得到小块状或小颗粒状的食品料;
S2、将所述的小块状或小颗粒状的食品料添加至预处理一体机中,进行食品料在检测前的预处理操作,得到冲剂溶液;
S3、将所述的冲剂溶液利用移液器均分至多个带有旋帽的储瓶中,并统一放入气相色谱仪中;
S4、利用所述的气相色谱仪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检测。
在本方法的步骤S2中,所述的预处理一体机,包括均为“凵”字形互补结构,且通过螺栓拼接在一起,共同形成箱体结构的第一防护箱体和第二防护箱体,在所述第一防护箱体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料杯过渡单元,且在所述第一防护箱体的内部底端还固定安装有一次处理单元,所述一次处理单元横跨设置在料杯过渡单元一侧的上方,在所述第一防护箱体的内部底端且沿着料杯过渡单元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二次处理单元和三次处理单元,且在第一防护箱体的内部且与三次处理单元相对立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出料口的高度低于进料口,且延伸至第一防护箱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防护箱体的两个侧壁中,均通过内嵌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视窗;
在所述第二防护箱体的顶端对称焊接有两组把手,且在第二防护箱体的顶端位于两组把手中间的位置开设有加料口,在所述加料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尺寸相适配的密封盖板;
所述一次处理单元顶部的进料口与加料口之间通过固定安装在第一防护箱体内侧壁上的下料衔接槽形成食品料的过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汶龙,未经余汶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