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能水体增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8486.7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庭鸾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能 水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能水体增氧装置,涉及风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浮体、竖直杆、风轮、小型水泵、蓄电池、喷水装置、第一照明灯和控制器。本发明通过设置了浮体、竖直杆、风轮、小型水泵、喷水装置,通过将风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控制器控制水泵从水里吸水在通过喷头喷出,水与空气接触,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再落入水中,从而增加了水体中氧气,提高了增氧效果;体积较小,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互补的形式,更加绿色环保;在浮体的下表面设置了配重块、波浪纹和中间凹陷区,使得浮体不易摇晃倾倒,提高了增氧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能水体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化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开发新能源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能源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常规能源告急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最有开发利用前景和技术最成熟的一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一,己成了全球能源工业关注的热点。
我国电能紧张,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目前国内外水体增氧设备各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是依赖电能驱动且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并且增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能水体增氧装置,通过设置浮体、风轮、小型水泵、喷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水体增氧设备体积较大,耗费电力较多,成本较高,增氧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风能水体增氧装置,包括浮体、竖直杆、风轮、小型水泵、蓄电池、喷水装置、第一照明灯和控制器;所述浮体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浮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均设置有风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柱;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柱关于竖直杆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照明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固定块;一对所述第一固定块关于竖直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圆弧形凹槽;所述竖直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倾斜设置;所述小型水泵和蓄电池均设置在浮体的内部;所述喷水装置固定设置在浮体的上表面;所述喷水装置包括环形水管、第一连接管和喷头;所述环形水管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均匀分布设置在环形水管上;所述第一连接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浮体的上表面拐角处嵌入有夜景灯;所述浮体的侧面设置有吸水软管,延伸至水里;所述环形水管、吸水软管均与小型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一照明灯、夜景灯、水泵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竖直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倾斜设置;所述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为正方形;所述环形水管与浮体的边长相切;所述环形水管与浮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倾斜角度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个数为4-8个。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软管的材质为聚乙烯塑料或者橡胶;所述吸水软管的吸水口处还设置有拦污网。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的下表面拐角处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浮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波浪纹;所述浮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内凹陷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小型水泵、第一照明灯和夜景灯的开启和关闭。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庭鸾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庭鸾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