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7347.2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邵壮;贾知浩;王佳;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W24/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超高频 rfid 系统 空口 信号 干扰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在RFID系统的部署环境中,使用空口信号干扰监听功能分别监听空口信号干扰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下干扰的接收强度,选定一个能够明显界定两种情况的强度值作为空口信号干扰检测阈值;在RFID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增加对空口信号干扰检测,在每次完成对天线的切换时做检测,保证检测范围覆盖到每一个天线;在RFID系统闲置时,上位机周期性调用RFID读写器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功能,将检测得到的干扰强度与空口信号干扰检测阈值对比,如果检测值大于阈值,则判定环境中存在空口信号干扰,RFID系统进行后续的告警等操作,否则认为环境中不存在空口信号干扰,RFID系统继续工作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针对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RFID系统在物品管控、场所监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RFID技术的门禁、闸机、货架及柜子等产品变得很常见。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合,如对保密有严格要求的场所,不仅要求RFID系统能够有效识读RFID标签,还要求RFID系统能够检测到环境中的空口信号干扰并及时报警,这样可以避免RFID系统遭到恶意干扰、破坏以及重要物品的信息被恶意读写器获取而遭到泄露。目前市面上常见的RFID设备均不支持此功能,严重影响了RFID系统在重要物品管控和关键场所监控领域的应用。这就急需一种解决方案实现对RFID系统工作环境中空口信号干扰的检测。同时,为了尽可能小地影响RFID系统工作效果,对方案的时间开销也有严格的要求,也需要考虑到方案的实现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在RFID系统的部署环境中,使用空口信号干扰监听功能分别监听空口信号干扰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下干扰的接收强度,选定一个能够明显界定两种情况的强度值作为空口信号干扰检测阈值;在RFID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增加对空口信号干扰检测,在每次完成对天线的切换时做检测,保证检测范围覆盖到每一个天线;在RFID系统闲置时,上位机周期性调用RFID读写器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功能,将检测得到的干扰强度与空口信号干扰检测阈值对比,如果检测值大于阈值,则判定环境中存在空口信号干扰,RFID系统进行后续的告警等操作,否则认为环境中不存在空口信号干扰,RFID系统继续工作流程。
根据本发明的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修改RFID系统中读写器的软硬件,根据需要监听的频率范围来配置本地振荡器,根据空口信号干扰的强度来配置接收增益之后开启接收进入空口信号干扰监听状态,对监听获取到的干扰信号进行采样和运算得到近似的空口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在RFID系统多天线工作的情况下,在每一次配置完天线之后和开启下一轮盘点之前对环境中的空口信号干扰进行监听。
根据本发明的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在RFID系统处于空闲状态时,轮询检测环境中的空口信号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对多个采样点的干扰信号强度求平均值,以平均值作为监听期间环境中空口干扰信号强度的近似。
根据本发明的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如果读写器在干扰监听期间获取到的空口干扰信号强度大于阈值,则判定为环境中存在正在工作的恶意设备,RFID系统可进行后续的告警操作,否则,认为环境中不存在空口信号干扰,RFID系统继续按照原有流程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超高频RFID系统的空口信号干扰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将对空口信号干扰监听的调用置于每次天线切换之后,开始新一轮盘点之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7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锅炉
- 下一篇:一种渔业生产安全保障系统